至元通寶三體文背雙鳳折十 宮廷慶典紀念幣

        16-07-02 14:17:50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作者:余榴梁 陳鳴

          至元通寶四體文折十大錢 (見圖一,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是元順帝至元年間(公元1335年至1340年)鑄造的。錢文包括四種文字,面文“至元通寶”四字為漢文,背文穿上、穿下直讀為八思巴文,穿右為察哈臺文,穿左則為西夏文。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一

          八思巴文,是元代八思巴所創制的拼音文字,共有四十一個字母,主要應用于官方文件。伴隨著蒙元帝國的消亡,八思巴文亦被逐漸廢棄,成為一種“死文字”。

          察哈臺文是14世紀到20世紀初,生活在我國新疆及中亞地區的維吾爾族等突厥語民族共同使用的語言。這種文字使用了阿拉伯文的28個字母, 同時從波斯文中借用了4個字母。

          西夏文是記錄西夏黨項族語言的文字,由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稱帝前的大慶元年(1036),命大臣野利仁榮創制。西夏滅亡后,西夏文仍繼續使用。元代稱為河西字,用它刻印了大批佛經,并有活字印本。隨著黨項族逐漸融合于其他民族,西夏文也成為無人可識的文字。

          此錢使用的文字,與今天人民幣紙幣上的漢、蒙、藏、維吾爾文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我國錢幣上的“四體文”古已有之。關于這種錢的用途,歷來錢幣學家說法不一,目前尚無定論。但存世罕見,為元代大錢名譽品。在丁福保的《歷代古泉圖說》和另一元代大錢名譽品大元國寶一樣,定價為一百元。

          至元通寶三體文背雙鳳折十大錢 (見圖二和圖三),前譜未見,已知存世僅二品。圖二一品為2011年北京華夏國拍春拍拍品,以近20萬成交。圖三一品為2006年中國嘉德春拍拍品,被俄羅斯大藏家拍得,流失海外令人扼腕,所幸近期海外回流。此兩枚都是著名西安古泉大藏家宋捷先生舊藏。宋捷先生介紹其出于內蒙古赤峰。1369年6月,元順帝,皇太子和皇后被朱元璋趕出大都,由上都逃至應昌,臨時建都于此。1370年4月,元順帝病逝于應昌。6月,應昌被明軍占領。應昌正是今內蒙古赤峰一帶。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2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3

          至元通寶三體文背雙鳳大錢,其正面至元通寶八思巴文,察哈臺文和西夏文三體文,和至元通寶四體文錢(見圖一)背面完全一致。而其背面上下形態各異的雙鳳取代了至元通寶四體文錢的漢文部分。

          元代依據不同民族將民眾分為四等:蒙古人社會政治地位最優越;色目人包括西夏人、維吾爾人、回回人、西域人)次之;漢人(原先金朝統治地區的金人和漢人)再次之;南人(原南宋統治的民眾)最低。蒙古貴族統治者對漢人不放心,重視和利用色目人統治、鎮壓漢人。元順帝至元年間,權臣伯顏更有著強烈的唯蒙古貴族獨尊意識,尤其是對漢人、南人充滿了鄙視和猜忌。蠱惑順帝下詔停止科舉取士;不準漢人、南人等學習蒙古文字;禁止漢人、南人等持有兵器,也不準擁有馬匹。所以在元代四等人制和權臣伯顏強烈唯蒙古貴族獨尊意識的大環境下,至元通寶三體文背雙鳳大錢比至元通寶四體文大錢少了漢文一體,恰恰證明了其為蒙古貴族統治階級內部使用或流通的。級別遠高于有漢文的至元通寶四體文大錢。

          中國歷朝歷代中,龍代表了皇帝和皇權。歷代花錢背龍,龍鳳和雙龍非常常見。但至元通寶三體文背雙鳳大錢背部的形態各異的雙鳳又代表了什么?在有強烈唯蒙古貴族獨尊意識的權臣面前,如沒有元順帝的允許,是絕不可能用另一條鳳來代替元順帝這條龍。了解下元順帝至元年間(公元1335年至1340年)的皇后冊立情況,就能解決這個疑問。

          伯顏忽都皇后,弘吉剌氏,1337年三月被元順帝冊立為皇后,1365年八月去世。

          奇皇后(見圖四和圖五),蒙古名字完者忽都,高麗人,1340年奇氏生下皇子愛猷識理達臘后被元順帝冊立為第二皇后。所以至元通寶三體文背雙鳳大錢背部雙鳳代表了當時同時的兩位皇后。

          1341年,元順帝扳倒權臣伯顏而親政,起用脫脫當政,改元年號“至正”, 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統治危機,史稱“至正新政”。 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積弊已久的社會問題。

          綜上所述,至元通寶三體文背雙鳳折十大錢是為慶祝1340年(至元末年),高麗人奇皇后生下皇子被冊立為第二皇后,所鑄造的皇家宮廷慶典紀念之用。存世極罕見,僅見兩枚。其級別遠高于現在公認的元代大錢名譽品至元通寶四體文大錢和大元國寶。孫仲匯先生曾說,元代供養折十大錢為元代大珍。而此枚至元通寶三體文背雙鳳折十大錢級別也遠高于供養錢。乃元代錢幣之翹楚大珍。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4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圖5

        來源:《中國錢幣界》18期

        欲了解《中國錢幣界》雜志訂閱詳情,請點擊:http://www.ccbczpx.com/news/BZGG/152920948.html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