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鑄觀星之臺——品鑒登封“天地之中”1公斤紀念金幣 |
發(fā)布日期:11-08-30 08:45:33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wǎng) 作者: |
既然動用1公斤的純金打造,自然不僅僅看重觀星臺建筑,更看重的,是其折射出的科學層面的意義。其實就是在這座觀星臺上,天文學家郭守敬,實地觀測多年,最終編制出《授時歷》。《授時歷》確定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天,與現(xiàn)代科學測定的回歸年長度,僅有26秒的誤差。確切些說,巍巍觀星臺,象征中國高高立于13世紀的天文科技頂峰。正因為如此,設(shè)計者筆下的觀星臺,是一種理想化或者說神圣化的建筑,它上頂天,下立地,底座兩邊伸展,又如張開的雙翼,把左右空間撐得嚴嚴實實。這種大膽的密不露白的構(gòu)圖,沒有特別的心計,沒有特別的膽略,是不敢輕易采用的。卻用了,且恰到好處,且有“離天只有三尺三”的虛與實。或“滿”或“實”的設(shè)計思路,從直觀上,是強調(diào)“觀星”高高在上的角度;從立意上,則是表現(xiàn)對古代天文學家的愛戴與贊譽。
“觀星臺”紀念金幣的設(shè)計,可以用“幾近完美”來概括。這種完美,既有視覺表面的愉悅,又有認知深層的感悟。而這兩個方面,又與它的規(guī)格,它的數(shù)量,它的面額,它的重量,形成了默契。
“觀星臺”紀念金幣的最大發(fā)行量只有200枚,對于大多數(shù)收藏愛好者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能一睹其芳容者,甚至不過千人。珍罕之性,與生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