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鑄觀星之臺——品鑒登封“天地之中”1公斤紀念金幣 |
發布日期:11-08-30 08:45:3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 |
編者按: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1年8月16日發行世界遺產——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金銀紀念幣,引起了媒體和廣大集藏愛好者的廣泛關注,中國金幣網將陸續編發關于該套金銀紀念幣的賞析文章,希望能對集藏愛好者有所裨益。今天編發世界遺產——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金銀紀念幣系列賞析四:金鑄觀星之臺——品鑒登封“天地之中”1公斤紀念金幣。 正文:
多少發行量?200枚!多大直徑?90毫米!多大面額?10000元! 這就是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金銀紀念幣中份量最重的一枚——1公斤“觀星臺”紀念金幣。
這樣的紀念金幣,我們只能用敬仰的眼光,遠遠地默默地凝視。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是中華文化的驕傲,它是中國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第39處文化瑰寶。對于這樣厚重而炫目的選題,中國人民銀行自然格外重視,三金兩銀共5枚紀念幣,不僅金幣數量超過銀幣數量,而且在金幣中設置1公斤的超大規格。
對于這枚1公斤的重量級金幣來說,其表現對象自然也是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中的重中之重——觀星臺。
觀星臺建于元,位于河南登封東南告城鎮,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前臨潁河之水。前后院落分照壁、山門、垂花門、周公測影臺、大殿、觀星臺、螽斯殿等7進。“觀星臺”紀念金幣所表現的是觀星臺單一建筑,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星臺”紀念金幣的設計者,以此為主要設計元素,重點強調它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建筑層面的意義,其二是科學層面的意義。設計過程中,又巧妙地將這兩個層面的意義融合到一起,達到了無可挑剔的完美。
觀星臺建筑層面的意義,在于建筑本身。中國傳統的青磚石結構,主要由臺身和石圭兩部分組成。臺身下大上小,狀似覆斗,臺面呈方形。其功用,“晝參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石圭又稱量天尺,由36塊青石鋪成,通長31.19米。以此量天,不說建筑,單氣勢就有讓人有一種向往,有一種敬重。“觀星臺”紀念金幣背面圖案,設計上以“滿”為特色,它的外圈,設以古代建筑的斗拱元素,密密匝匝,形成巨大的能包容天地的圓環。圓環之內,方位圖疊加錯置,也應和中國建筑天圓地方的理念。正中是巍峨的觀星臺。觀星臺是幾大幾何板塊的拼接,并不注重細節的處理,但雄渾,但壯觀,體現了“觀星”之大氣與超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