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佛教圣地(普陀山)金銀紀念幣的收藏與投資價值 |
中國人民銀行于3月29日發布了“中國佛教圣地(普陀山)”金銀紀念幣的發行公告,引發了業內強烈的關注度。那么,作為中國佛教圣地系列金銀紀念幣的首個項目,中國佛教圣地(五臺山)金銀紀念幣于2012年5月24日文殊菩薩的圣誕日(農歷四月初四)在五臺山隆重發行。該套金銀幣因其“系列龍頭幣”的效應,上市后頗受金銀幣集藏愛好者的青睞和追捧,其中尤以鑄有文殊菩薩造像的2盎司紀念銀幣最受歡迎。該套幣的成功發行也為整個系列的延續發行博得了頭彩。 此次,發行的中國佛教圣地(普陀山)金銀紀念幣共5個品種,其中金幣3枚(規格分別為1公斤、5盎司和1/4盎司,發行量分別為300枚、3000枚和60000枚),銀幣2枚(規格分別為1公斤和2盎司,發行量分別為10000枚和10萬枚),規格方面與五臺山金銀幣一致,發行量也與首套產品持平。那么,“中國佛教圣地(普陀山)”金銀紀念幣入市將引起怎樣的關注?它的收藏與投資又將有怎樣的價值?相信這些都是業界與廣大收藏愛好者所關心的問題。筆者就此發表個人觀點,僅供廣大讀者參考。 關注一:金幣走勢強于銀幣 眾所周知,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在中國民間影響最大,信陽最廣的一尊菩薩。由于菩薩又稱“大士”,所以觀世音為主供的佛殿,又稱“大士殿”。如果供奉觀音(中)、文殊(左)、普賢(右)三尊菩薩的佛殿,叫“三大士殿”;如專供觀音一尊菩薩的,唱稱“圓通殿”,因為觀音曾有"圓通"的美名。 據《妙法蓮華經•普門》說,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種變化身,表明觀音能以不同身份、性別、形象“隨類化度”眾生。所以有甘露觀音、送子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 中國佛教圣地(普陀山)金銀紀念幣是該題材系列的第二個項目,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浙江普陀山傳說中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自然也成為了供奉觀音大士的佛教圣地,因此遵循慣例,觀音菩薩的造像已成為主題圖案在該套幣上得到重點表現。觀音大士結緣四海,“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俗語世人皆知。因此,該套金銀幣未發先熱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把觀音菩薩請回家的想法,真實地體現了人們祈求一生平安的心愿。 而此次發行的“中國佛教圣地(普陀山)”金銀紀念幣中,其三枚金幣的幣面都為觀音的頭像。相反,二枚銀幣的幣面為普陀山的風景。因此,從觀世音菩薩在人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