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1組)入市表現與走勢 |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2年8月31日發行了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1組),如何看待其市場表現與走勢?以及金銀幣未來走勢的發展空間?是近期內廣大收藏與投資者以及業界所關心的話題。 中國青銅器從4700年前開始出現,到2000多年前逐漸由鐵器所取代,跨越了約3000年的歷史長河。作為國之重器,青銅器代表著我國在先秦時期高超的技術與文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為弘揚中國的青銅文化,中國人民銀行曾于1990年、1992年和1993年分別發行了三組中國出土文物(青銅器)金銀幣項目,受到了集藏愛好者的歡迎。其中1981年發行的第一組,主要表現了青銅器象尊、犀尊、雙翼神獸、錯金豹;1992年發行的第二組為青銅器臥鹿、長信宮燈、羊尊、虎符;1993年發行的第三組是青銅器錯銀牛燈、漆繪人形燈、豕尊、銅牽馬俑。每組紀念幣共8枚,其中金幣4枚,銀幣4枚。在2011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錢幣精品拍賣會上,1990年、1992年、1993年分別發行的中國出土文物(青銅器)紀念銀幣(第一、二、三組),成交價為62060元,由于這些項目發行的歷史原因造成它們價值提升的原因所在。時隔19年,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的再次啟動,寄托著收藏者和投資者眾多的期待,同時,也承載了貴金屬貨幣發售單位以文化促金銀幣市場長期穩健發展的理念。 此次啟動中國青銅器金銀幣項目,對青銅器題材重新分類梳理,按照青銅器的年代和類別重新規劃,將作為中國貴金屬紀念幣重要的系列項目發行。基于上述原因,筆者認為我國貴金屬紀念幣的早期發行原因,無疑將提升收藏與投資者對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的關注度。 發行規格與設計造型 金銀幣品種的發行量與投資性價比是決定其價值發展前景的重要因素。而從已入市品種的發行量來看,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1組)各個規格金銀幣的發行量都相對較少。比如說5盎司規格金幣的發行量只有2000枚,而今年發行的五臺山佛教名勝紀念幣的5盎司金幣卻被發行了3000枚。再比如說該組的四分之一盎司金銀幣的發行量僅僅只有5萬枚,同年發行的五臺山佛教名勝,也有四分之一盎司金幣,發行量卻是6萬枚,去年的辛亥革命100周年主題系列,四分之一盎司金幣的發行量高達8萬枚。所以說,發行量是決定金銀幣長線升值潛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另外,投資性價比是指其入市的價格。由于,目前市場屬于橫盤期,入市的品種無論是期貨價或者現貨的售價都處于一個較為平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