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收藏之珍品——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1組) |
若論今金銀幣市場上風頭最強勁、最受人們關注與親睞的幣種,自然要數(shù)央行于今年8月底發(fā)行的這套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1組)。據(jù)悉,該套紀念幣在面世之前,它的“期貨價”就已明顯高于之前發(fā)行的金銀紀念幣,如京劇臉譜彩色金銀紀念幣(第3組)、五臺山金銀幣等;該套青銅器紀念幣不僅自身市場狀況良好,同時它也帶動相關幣種價格的上漲,幣市因此而活躍起來,青銅器紀念幣在當前幣市中的領先地位已無可挑戰(zhàn)。 ![]() 我國發(fā)行的金銀幣既是一種金融貨幣,也是一種文化藝術品,因為此,題材的選擇,往往成為金銀幣成功的關鍵所在。青銅文明作為中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起源于夏商周時代,是凝聚了中國古人汗水和智慧的結晶,幾千年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深厚而獨特的華夏古代文明對海內外廣大投資收藏者無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這是該套青銅器金銀紀念幣走紅海內外市場的重要原因所在。 較少的發(fā)行量,是這套紀念幣的另一大優(yōu)勢和特點。雖然歷史上發(fā)行的三組青銅器題材金銀紀念幣市場表現(xiàn)非常好,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也為了給“出土文物”系列金銀幣后九組作出良好的示范與表率,央行在青銅器紀念幣的發(fā)行量上采取了謹慎和保守的態(tài)度,在深入進行供求關系調查的基礎上,與同類型題材進行比較,進行了減量,不管是哪個規(guī)格都相對較少,其中的5盎司“獸面紋方鼎”金質紀念幣的最大發(fā)行量只有兩千枚,面對急速擴大的市場,一幣難求的市場現(xiàn)象將會成為“家常便飯”。 桂林市正陽黃金首飾公司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