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幣上的趣事之一——從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上的面額談起 |
三、1979年--2001年,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面額標注中的特例。 如上所述,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面額的標注是個逐漸規范的過程,因此在完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小插曲”,特殊片斷,筆者重點從規格和面額對應角度,歸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同一系列、同一規格的紀念幣在不同年份標注不同面額。如1981年發行的8克的雞年金幣標注250元,15克銀幣標注30元;而1982年8克的狗年金幣標注200元,15克銀幣標注20元;1983年8克的豬年金幣標注150元,15克銀幣標注10元。 2、同一年份、同一規格、不同題材的紀念幣標注不同的面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紀念金幣,規格為1/2盎司,面額為400元;同年發行的國際兒童年1/2盎司金幣(薄版),面額標為450元。 3、同一年份、同一題材、同一規格的紀念幣標注不同的面額。1980年發行的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古代摔跤銀幣和古代射藝銀幣,兩者均為20克銀幣,但前者標注面額為20元,后者標注卻為15元。 4、同一題材,不同規格的紀念幣標注相同的面額。這在早期的加厚幣中比較多見,如第13屆冬奧會兩枚金幣,兩枚銀幣和4枚銅幣,規格均不相同,但使用的確是同一面額。 5、不同題材,不同規格的紀念幣標注相同的面額。如1985年發行的聯合國婦女10年紀念銀幣規格為1/2盎司,面額標注10元,同年發行的西藏自治區成立20周年銀幣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30周年紀念銀幣規格為1盎司,而面額也標注10元。 6、在較大規格的紀念幣上所標注的面額比小規格的紀念幣面額反而較小。這種情況出現較多,如1984年生肖鼠年銀幣15克面額標注為10元,同年發行的中國杰出人物第一組4枚銀幣規格為22克,面額標注為5元。 除以上總結的幾種規格和面額不對應的例子外,面額標注還有以下幾個特例: 1、1982年首次發行熊貓金幣,當年所發行的4枚金幣均沒有標準面額(但正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 2、早期發行的規格為12.7克的熊貓銅幣,面額標注方式不是傳統的“1元”,而是漢字“壹圓”。
馬可波羅2克紀念銀幣正面圖案 3、1983年發行的馬可波羅頭像2克紀念銀幣,面額標注為“伍角”(不是0.5元),該幣也是目前為止面額最小的銀幣。 四、2000年5月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為面額標識提供了具體的法理依據。 2000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的實施使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法制化”軌道。《人民幣管理條例》第十八條明確: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根據需要發行紀念幣。紀念幣是具有特定主題的限量發行的人民幣,包括普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第十九條規定:紀念幣的主題、面額、圖案、材質、式樣、規格、發行數量、發行時間等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中國人民銀行應當將紀念幣的主題、面額、圖案、材質、式樣、規格、發行數量、發行時間等予以公告。 五、自2001年起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面額實施新的面額標準。 《人民幣管理條例》的頒布促進了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進一步規范。從2001年起,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開始實行新的面額標準。1盎司金幣面額基準為500元人民幣,1盎司銀幣面額為10元,其它規格按照比例增減,具體為:
(供稿:寧波市金鑫金銀飾品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