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2年8月31日發行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1組)一套。該套紀念幣3金2銀共5枚。其中5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的背面圖案為鑄造于商代早期的獸面紋方鼎造型,該枚紀念幣含純金5盎司,直徑60毫米,面額2000元,最大發行量2000枚。為此套青銅器金銀紀念幣中價值最重,發行量最少的一枚。莊重大氣的圖案設計充分體現“鼎”在古青銅時代“立國重器,國家和權力象征”的分量,體現了中國金幣“淬煉金銀、傳承文化”的精髓。
鼎,原是上古時期古人燒水煮飯的飲器,多為陶制品。殷周時期,逐漸用青銅鑄制,后由奴隸主、貴族等統治階層用于祭祀、朝聘、宴饗、喪葬等禮儀活動中使用,慢慢演變為權勢的象征物及深富內涵的禮器之一。鼎作為中華權貴文化的重要標志,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周代的禮制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東周,則是天子、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以體現貴族的身份地位。 “鼎”作為中國青銅文化時期的代表,延續到現代,也受到國人的膜拜,被賦予了“顯赫”、“尊貴”等引申意義。
![中國集幣在線_泉友社區_JiBi.Net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2-10/2012102211252845962.jpg)
此次發行的5盎司金幣,幣面圖案中的“獸面紋方鼎”為商早期獸面紋方鼎,原型高100厘米,口沿長62.5厘米,寬60.8厘米,1974年河南鄭州張寨南街出土。直口,折沿,方唇,沿立二拱形耳,外側有凹槽,斗形方腋,足為圓柱形,腹飾獸面紋和乳釘紋是迄今發現的商代早期青銅器中最大的一件,現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
![中國集幣在線_泉友社區_JiBi.Net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2-10/2012102211252838504.jpg)
該枚5盎司金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有國名和年號,背面主圖案為商代獸面紋方鼎,幣底背景襯以獸面紋飾局部特寫,以神秘瑰麗的獸面紋飾圖案通過平衡的美學構圖凸顯出主體“獸面紋方鼎”的古樸莊重,沉穩大氣。整枚金幣采用鏡面底面,圖案多層次噴砂工藝,局部以浮雕雕刻和無規則坑洼浮雕處理,展現出主體“獸面紋方鼎”的精美絕倫和歷史滄桑之感,仿佛將我們帶回那個萬馬奔騰、戰火紛爭的青銅時代。(貴州泉友金幣投資收藏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