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第二套大十元人民幣引起的聯想 |
今年春天,兩位濟南泉友來齊泉紀念幣公司,為交易一張第二套大十元人民幣要求我公司為其鑒定真偽、品相及價格。當時我們只根據該張紙幣的真偽作出了判斷,認為這張大十元確實是1957年12月1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真幣。由于這張紙幣是泉友間的個人交易,對其品相及價格我們沒有給出具體意見。最后兩位泉友經協商后,以十萬元人民幣成交。 50多年的時間,一張10元的人民幣的價格漲了一萬倍(還不是最高價),足顯出人民幣的收藏價值。而第二套大十元人民幣這一幣種更有它獨特的歷史原因,這張人民幣的設計者是我國著名油畫家王式廓先生,是我國著名的革命現實主義繪畫藝術巨匠、卓越的人民美術家和教育家。他自幼酷愛美術,中學畢業后先后在濟南艾美中學藝師科、北京美術學院、上海美專等院校專攻西洋畫。1935年東渡日本留學。就讀于日本國立東京美術學校,受到日本西洋畫一代宗師藤島武二的指導。 1937年“七七事變”第二天,王式廓毅然棄學回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8月王式廓徒步赴延安,在魯藝任美術系教員、研究員。1942年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聆聽毛主席《講話》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為布置黨的七大會場繪制了《毛主席與朱總司令》大幅油畫側面肖像。建國后中央美院成立,王式廓教授是建院領導小組成員,是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建國后他完成了《參軍》(中國革命博物館藏),《井岡山會師》(中央檔案館藏)、《發明者的夜晚》(中國美術館藏)、大型素描《血衣》(中國革命博物館藏),天安門廣場紀念碑的雕塑《南昌起義》畫稿等。 以火熱的創作激情,完成立一大批傳世佳作。1973年5月殉職在河南安陽寫生現場。1993年3月15日在東京銀座日本美術家聯盟畫廊展出的60多幅王式廓教授的素描,引起社會上的強烈反響,認為王式廓教授的素描藝術代表了中國美術的最高水準,日本著名西洋畫家利根山光人先生用“中國現代美術之泰斗”以此贊揚王式廓教授的素描藝術造詣。1989年2月27日文化部對建國后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鑒定標準對徐悲鴻、傅抱石、潘天壽、何香凝、董希文、王式廓、李可染等七人作品一律不準出境。這說明了王式廓在中國美術界的地位。 一張大十元人民幣引出一位人民藝術家的感人故事,今天做為我們錢幣收藏者來說,我們不但享受著收藏錢幣所帶來的樂趣,而且從中認識了許許多多的偉人、歷史人物、學者,藝術家等等,學到了他們的思想、品德、學到了他們高尚的情操和藝術修養。 讓我們更加熱愛錢幣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