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洲讀者贊賞中國京劇臉譜“單雄信”銀幣說起 |
筆者從2012年9月上半月第17期《錢幣》報獲悉,《德國錢幣》雜志2011年的評選結果已經揭曉,中國京劇臉譜彩色金銀紀念幣(第2組)1盎司“單雄信”銀幣榮獲第9名。據了解,《德國錢幣》雜志評選世界各國當年發(fā)行的紀念幣,以貴金屬紀念幣為主。“世界硬幣大獎評選委員會”的評選,重點在于錢幣專家的權威性,《德國錢幣》雜志的評選,重點在于錢幣愛好者的群眾性,其結果是由該雜志遍布于世界各地的讀者投票產生。發(fā)行原因、題材運用和藝術價值是《德國錢幣》雜志評選紀念幣的主要標準。中國京劇臉譜彩色金銀紀念幣三組共九枚,選取了九個京劇人物的臉譜造型,為什么“西方泉友”對“單雄信”臉譜銀幣情有獨鐘?筆者將臉譜金銀幣全套9枚一起展示在下面,讀者朋友對比鑒賞之后,相信大家與筆者會有相同的看法。 首先是單雄信的臉譜造型最為復雜,色彩也最豐富,因而對銀幣的設計、雕刻、鑄造、著色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增加了工藝難度。這一枚“單雄信”臉譜銀幣充分顯示了中國現(xiàn)代貴金屬紀念幣高超的制作水準。 其次,筆者認為,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銀幣對“單雄信”豐富的面部表情的刻畫和復雜的心理活動的描摹。“單雄信”的造型當然是來源于京劇臉譜,但是它高于臉譜、美于臉譜。歐美的錢幣雜志讀者,一般來說,對中國的京劇知之不多,他們更不會了解“單雄信”的身世:單雄信,隋朝末年民間英雄里大名鼎鼎的悲劇人物,是瓦崗寨農民起義軍中的“五虎上將”之一,號稱“飛將軍”。瓦崗寨農民起義軍后來分裂了,單雄信的生死之交李績歸順了李世民,而單雄信則投靠了王世充。王世充是小人一個,單雄信此舉令不少人為其扼腕痛惜。其后兩軍交戰(zhàn),李世民大敗王世充,王世充投降了李世民。單雄信亦被俘,但是他拒不降唐,終被李世民所殺。后人說,單雄信應當臣服李世民,這才是棄暗投明,是耶非耶?見仁見智,各有定評。事實是,早年單家與李家為了各保其主,不免結下了冤仇,更何況,李淵又誤殺了單雄信之兄單雄忠。所以,單雄信不惜以一死來維護自己所恪守的價值觀念——“孝”“悌”。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彩色銀幣上的單雄信,潸然淚下,眼睛里充滿了悲愴、迷惘的復雜神情,相比之下,關羽、包拯、典韋等其他臉譜人物的眼神則要單純得多。西方的錢幣愛好者雖然不了解單雄信其人,但是肯定讀懂了他眼神里的悲情和無奈,否則他們不會為“單雄信”投上一票,面對真正的藝術作品,人們的心靈往往是相通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