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辛亥風云的“大漢四川軍政府軍用銀票”(葉真銘) |
發布日期:12-06-07 08:22:0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葉真銘 |
假票肆行,商民對銀票的真假無法辨別,紛紛抵制拒用,“致紙幣信用日降,票價日低”,最終跌至四至五折行使。民國4年,陳宦任四川巡按使,決定分批收兌。第一次由鹽稅項下按稅款十成搭收軍用票三成辦法進行收兌,共計收回300余萬元,并在重慶商會內當眾焚毀。第二次向重慶中國銀行息借中國銀行“四川”地名兌換券400萬元,同時開征糧肉附加稅,撥交浚川源銀行,由浚行發行兌換券(浚川券)200萬元,在成都設置“回收軍用票局”辦理收兌工作。收兌中還發現并非偽造的重號軍用票。收兌辦法,正號票按大洋五折收兌,共收1390余萬元。重號票按大洋四折收兌,共收回58萬余元。還有正號票160萬余元未收回,扣除污損等自然損耗因素,實際只有不過30萬元散在民間。隨著歲月的流逝,其存世數量日益減少,而其歷史價值及收藏價值則日漸顯現,引起越來越多收藏愛好者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