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辛亥風云的“大漢四川軍政府軍用銀票”(葉真銘) |
發布日期:12-06-07 08:22:0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葉真銘 |
二條,此項軍用銀票第一次發行以三百萬元為總額,自宣布發行之日起,一年內不得兌換現銀,但經過一年后即作為兌換票,在四川銀行兌換現銀;第三條,此項軍用銀票凡在四川境內,無論丁糧厘稅及人民交易均一律通用,不得稍有留難折扣等情,其有不收用者,得呈請軍政府或地方官查明處罰;第四條,此項軍用銀票通用時不得簽字蓋印任意涂污;第五條,私造軍用銀票,一經查出即處以死刑。黃帝紀元四千六百有九年十二月造”。銀票的左側邊上蓋有騎縫印章及編號(圖3)。
根據印制日期的不同,大漢四川軍政府軍用銀票可分為“黃帝紀元四千六百有九年十二月造”、“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十年某月造”、“中華民國元年十二月造”三個年份版別。其中“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十年某月造”版大漢四川軍政府軍用銀票只見《中國軍用鈔票圖典》中有文字介紹,目前未發現實物。“中華民國元年十二月造”版也極為罕見。“黃帝紀元四千六百有九年十二月造”版目前存世較多,有一元、五元兩種面額,由四川官報局制版、文倫書局承印。票面采用“黃帝紀元”,也顯示了鮮明而強烈的“反清復漢”革命色彩。 大漢四川軍政府軍用銀票發行數量,根據票背面“軍用銀票通行章程”第二條規定,“此項軍用銀票第一次發行以三百萬元為總額”,上述3個年份發行額應為900萬元。但有學者研究認為其實際發行量為一元券1289.44萬元,五元券210.57萬元,總計發行1500.01萬元,大大超出原定發行計劃。由于該銀票設計印制簡單,發行不久就出現了大量假票。據《民國時期四川貨幣金融記事》記載:“是年(1915年)四川軍用銀票發行后,自1913年至今3年中,成都、華陽、南部、武勝、重慶、巴縣及下川東一帶,不斷出現偽票。官府也承認,不詳加鑒別則致取賠累,認真檢驗又過繁瑣且易起沖突。人民因真偽莫辨,致紙幣信用日降,票價日低。”當年偽造的假軍用銀票大量流傳至今,目前在收藏市場上發現的大漢四川軍政府軍用銀票假票很多即為當年的老假票。假票票面四周花紋印制粗糙,線條模糊;背面文字疲軟無力,筆劃偏粗,筆劃多的字擠成了一團臃腫難看,個別字還有了缺筆少劃的現象;假票紙張薄脆、光、亮,沒有真票紙張的柔韌性(圖4)。這些特征收藏者應特別留意。 由于大漢四川軍政府超計劃粗印濫發軍用銀票,且規定“自宣布發行之日起,一年以內不得兌換現銀”,而市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