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續近14年的偽滿洲國(下稱“偽滿”)共發行紙幣6套25種。目前,我市收藏愛好者李泉春已收藏到其中的17種。“這是日本侵略、奴役中國的罪證。我收藏它,就是要讓人們勿忘國恥、珍惜現在!”近日,李泉春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感慨。
背后:紙幣暴露偽滿是日本傀儡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踏上中國,東北三省率先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1日,在日本扶持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在長春成立。
從事近代史研究的青年學者李展騰曾說,偽滿洲國一成立,就是日本的附庸。這一點從其所發行的紙幣就可看出,偽滿洲國紙幣完全是按照日本紙幣的設計思想而設計的。特別是從乙號券以后所發行的紙幣,更接近明治末期以后日本紙幣設計思路,承襲了這一時期日本紙幣的印刷特點,即顏色深暗,圖案大多為左邊是建筑或面額,右邊為人物肖像,背面為建筑的固定模式。這也是為后來所謂的日滿貨幣一體化做準備,從而最終實現他們所謂的經濟和政治一體化的目的。
市場:他最看好10元貼票紙幣
李泉春收藏的偽滿紙幣面值最小的5角,最大的100元。這些紙幣多為墨綠色,保存較為完好。令李泉春愛不釋手的是一張面值10元的貼票紙幣。這張紙幣長16.2厘米、寬8厘米,正面印“拾元”、“滿洲中央銀行”、“大日本帝國內閣印刷局制造”,以及紙幣本身的編號、發行序號、古人頭像等,并蓋有兩枚對稱的方形紅印,那張淺棕色的10元小貼票則貼于紙幣右側。紙幣背面除印有“滿洲中央銀行”、滿文“拾元”,以及偽滿建筑外,幣腳還標注“此票依據滿洲國政府于大同元年六月十一日第二十五號貨幣法而發行者”。
“紙幣上貼一小票,表示它在特定的時間段使用過。”李泉春說,這種貼了票的紙幣,收藏價值遠高于那些沒貼票的。據他所知,偽滿紙幣上的古人頭像為孔子、孟子肖像;方形紅印,或為“總裁之印”,或為總裁姓名。偽滿中央銀行第一任總裁為中國人榮厚、副總裁為日本人山成喬六,第二任總裁則為日本人田中鐵三郎。滿洲國政府作為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權,共發行紙幣6套25種,分5分、1角、5角、1元、5元、10元、100元、1000元8個面值。這些紙幣大部分由日本內閣印刷局設計制造。
故事:旅游時在古玩店偶然拾得
年過七旬、從事錢幣收藏多年的李泉春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旅游只要到達目的地就會撇開眾人去淘寶。2004年5月,李泉春與親戚朋友到大連旅游,在一家古玩店意外發現了幾張偽滿紙幣。
“這些紙幣夾在一本撲滿灰塵的雜志里。老板說,這些紙幣已在他的古玩店里放了三年,至今無人問津。”但李泉春并不在意老板的話,仍固執地要來那本“破雜志”,從中果斷挑出7張品相好的買了下來。后來的10張偽滿紙幣也是他陸續淘來的。
“偽滿紙幣是日本侵略、奴役亞洲國家的罪證。我收藏它,就是要讓人們勿忘國恥、珍惜現在!”李泉春告訴記者,近年來一有機會他就會帶上這些紙幣參加一些活動,對群眾作愛國主義教育。 廣元晚報記者 羅曉平 文/圖
來源: 廣元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