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大東版無年份法幣輔助券暗記小考 |
發布日期:12-08-21 08:33:3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王小龍 |
19世紀40年代,日本侵略,國共合作,汪偽投敵,中國大地籠罩著戰爭的陰云。早在1937年抗戰爆發伊始,中國銀行在南京的機構就奉命與中央、交通、農民等金融機構一起將帳冊、文券運往漢口。[ ]1939年6月,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中國銀行決定改鈔券分區發行為集中發行,在香港成立集中調撥委員會和集中發行處。[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后,中日雙方由主要進行軍事斗爭轉向主要進行政治和經濟的較量。日本在不斷對國民黨右翼進行政治誘降的同時,在其占領區大量發行偽幣以掠奪財富,并偽造各種舊版“法幣”投入中國政府控制區,企圖制造通貨膨脹搞垮中國政府控制區的經濟。1939年9月,國民政府頒布《戰時健全中央金融機構辦法綱要》,要求中、中、交、農四行合組聯合辦事總處,負責辦理政府戰時與金融、經濟政策有關的各項特種業務。同時,國民政府命令中、中、交、農四行發行新版法幣以抵制偽幣。由于當時流通市場上輔幣缺乏且極易作偽,除交通銀行外,中、中、農三行都發行了多種新版的法幣輔助券以保障市場交易。中國銀行大東版無年份法幣輔助券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銀行大東版無年份法幣輔助券共分壹角(見圖1)、貳角(見圖2)兩種面額。壹角主色為紅色,正面為主景天壇祈年殿、中文行名、面值、7位阿拉伯數字冠號,背面為英文行名、面值以及總經理宋漢章簽名,券面尺寸為49X97MM。貳角主色為藍色,正面為主景萬里長城、中文行名、面值、7位阿拉伯數字冠號,背面為英文行名、面值以及總經理宋漢章簽名,券面尺寸為52X106MM。[ ]從表面看,這套法幣輔助券在券面上既未標注印制年份,也未標明印刷機構。這在民國時期發行的各種紙幣中是不多見的。其實,這套法幣輔助券的印制年份和印刷機構只是未明確標出,筆者經過研究發現上述的信息實際上都隱藏在券面上的暗記之中。通過10倍放大鏡觀察,筆者發現如下暗記: 一、壹角券
二、貳角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