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煙滾滾金融戰:根據地紙幣成新寵 |
發布日期:10-05-11 13:45:0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濟南日報 作者: |
。第二次是1947年,中國人民銀行籌備成立,開始設計第一套人民幣,毛再次拒絕使用自己的頭像,這次的理由是鈔票屬政府發行,他是黨主席,不是政府主席,身份不妥,于是換成了“人民群眾”,以體現“人民幣”的特征。
貨幣是一個政權的形象與尊嚴,這也是錢幣收藏很不同于其他收藏門類的關鍵。革命根據地紙幣在政權建設方面出色完成了任務。本場有一枚晉察冀邊區銀行1945年伍佰圓券,比較典型地體現了革命根據地艱苦條件下的印制水準,正面長石拱橋、塔亭、牌坊,背面帆船行駛于海天之間,刻版與印刷均相當精美。因陋就簡的條件、戰事緊張的環境,并沒有產生粗制濫造的紙幣,反而“精氣神”俱足。實現這一“輝煌”的,乃是時人心底的精神與信念。 革命根據地紙幣收藏要點 一、紙幣票面的圖案較單調,但種類繁多 由于印鈔能力差,票面的圖案大多數較簡單,但票面的圖案變化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票面為各種反映工農業生產或風景、建筑的圖案。如:長城、火車、提水、馬耕、收割、古塔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同一銀行內同一種面額的紙幣,若圖案不同,其收藏價格也不相同。如西北農業銀行壹萬元提水與壹萬元古塔,其價格相差約兩倍。 (2)票面為領袖人物像,主要有列寧、毛澤東、孫中山。如1932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貳角、壹元票面為列寧像,1948年長城銀行伍佰元、1945年華中銀行壹佰元票面為毛澤東像,上黨銀號伍元券票面為孫中山像(伍元券有兩種版別,另一種票面為風景)。另外,江蘇“江淮銀行”幣背面為劉少奇同志化名“胡服”的簽名(劉少奇同志當時任新四軍政委)。 (3)票面為單純的數額。如:“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壹角券、“陜甘寧邊區銀行”伍萬圓本票等。 二、有假幣存在 假幣的存在又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當時敵偽為了擾亂我根據地金融,破壞根據地銀行紙幣的信用,偽造了大量假票,投入根據地,掠奪物資,這類假票留存至今,如華中銀行1940年版壹仟圓券與鹽阜銀行1942年版假票。第二種是目前一些人為了暴利而專門制作的,如當前市面上出現的“修武崇通縣蘇維埃政府銅幣代用券”貳佰元、“川陜省蘇維埃政府工農銀行”叁串布幣、“龍燕區農民消費合作社賒銷券”貳佰文、“鄂東總行”貳串文銅圓券。這里還存在著臆造與仿造的問題,所以,應提醒收藏愛好者注意提高辨偽能力,莫把贗品當珍品。 三、紙幣發行時間短剩存量少,有些幣種收集難度大 山西上黨銀號發行的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