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的茶文化紙幣 |
發布日期:08-11-27 10:13:4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何久方 |
以“茶”和“絲綢”命名的“中國絲茶銀行”及其發行的紙幣鮮為人知,眾所周知,銀行一般都是以組成機構或設立所在地命名,比如:“中央銀行”、“農業銀行”、“廣西銀行”等。然而民國十四年出現的以“茶”和“絲綢”這一具體的物(商)品名作為貨幣發行銀行名并發行專用特種紙幣,這在錢幣史上是極為少見的。圖中所示就是一張“中國絲茶銀行”發行的“伍圓”券紙幣。
“中國絲茶銀行”是由天津巨紳張子青籌建、以發展茶葉絲綢生產經營為宗旨的專業性商業銀行,總行設在天津。早在18世紀,南方的茶葉就通過水陸運到天津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茶葉批發商相繼涌向天津販茶,對天津茶業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茶葉生意紅火,錢幣不夠流通,1925年6月15日成立了“中國絲茶銀行”,相繼發行“壹角”、“壹元”、“伍元”、“拾元”四種面額的代茶幣券應急,其貨幣主要流通于華北地區。 這張“中國絲茶銀行”發行的“伍圓”券紙幣,票幅為160×83毫米,紅黃色,網狀花邊,4個角印有斜向中心的“伍”字,中間上方自右至左的“中國絲茶銀行”6個字成弧形醒目呈現,左右兩旁是編號。正中帶邊框的橢圓形里是一幅采茶圖,背面是裹絲圖,橢圓形左右兩旁均豎寫“伍圓”字樣,外加青灰色網狀花邊,再在兩旁豎寫字體略小的“天津”兩字。“采茶圖”下面自右至左橫向有“憑票即付國幣伍圓”8個字,“憑”字后面有“絲茶銀行”方印,“圓”字前面有方印“總裁之章”。再下面網狀邊框正中自右向左留白橫印“中華民國十四年”。背面圖案簡潔,全為外文,底邊中間位置印有“1925.6.15”銀行成立日。 茶不僅是我國的國飲,自古以來也是我國商業貿易中的重頭產品。中國的“茶”和“絲綢”在古時甚至可以充當商品交換的中間等價物,相當于錢幣的作用。“絲茶券”紙幣的產生是我國深厚的中華文化特別是茶文化孕育的結果,同時“絲茶券”的出現又豐富了我國茶文化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