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紙幣專版>>外匯券>>正文
         
        1980年發行外匯券曾紅極一時
        發布日期:10-04-01 17:07: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

        10元版本的外匯兌換券(資料圖片)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55分報道,歷史上的今天:今天是4月1號,1980年的今天,中國開始發行外匯兌換券。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期,有一種不是貨幣的“貨幣”在中國享有很獨特的地位,曾經紅極一時。

          在那個物資極其匱乏的年代,它能買到很多人民幣無法買到的緊俏商品,比如冰箱、彩電等進口貨。也正因如此,黑市上,它的價格被炒得一翻再翻。它就是外匯兌換券,當然,嚴格意義上說,外匯券其實只是一種票券,不是一種貨幣,但它又在一定范圍內具有計價、流通等貨幣職能。  

          上世紀70年代后期,中國的旅游事業開始發展,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也不斷增加,來中國的外國人越來越多。那時候,中國實行統一的人民幣市場,禁止外幣在國內流通,外幣不能直接和人民幣進行兌換。為了方便外國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在中國消費,中國銀行(4.31,0.02,0.47%)就從1980年4月1號起開始發行外匯兌換券。外國人要先到中國銀行,按當時的匯率,把外幣兌換成外匯兌換券,面額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種,票面和人民幣等值,不準掛失。

          盡管它的票面和人民幣等值,但可比人民幣牛多了。當時中國物資供應很緊張,購物都需憑票,買米要糧票,買布要布票,想要買彩電、冰箱這樣的緊俏商品,不但價格高昂,而且供應的數量極少。有的人為了買臺彩電,在商店門口連夜排隊都不一定能買到。但如果用外匯兌換券,就省去了這樣的麻煩,它本身就是票、幣合一。用外匯兌換券購物,不必再憑票。 正因為如此,外匯兌換券在黑市上被炒得很高,最高時1元外匯兌換券可以換到5元人民幣。

          外匯券是在改革開放之初,物資供應、外匯管理一時跟不上形勢發展的特定條件下產生的。進入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商品市場逐漸活躍,各種商品日益豐富。愈來愈多的商品都可以用人民幣購買,只是價格略高于外匯券。1993年12月28日,為促進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和進一步對外開放,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公告,宣布自1994年1月1日起,對外匯體制進行重大改革,實行匯率并軌,停止發行外匯券,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和統一規范的外匯市場。

          1994年1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關于外匯兌換券停止流通和限期兌換的公告》,公告規定,“從1995年1月1日起,外匯兌換券停止在市場上流通。外匯券從產生到退出,雖然只有短短15年時間,但作為一個貨幣表現形式,它見證了中國商品市場的供求變化,記錄了中國金融市場管理觀念的日漸成熟和中國人面對世界的日益自信。截至2009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近2.4萬億美元。是全世界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也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商品生產大國。目前,外匯兌換券的職能只剩下一種:收藏。

        精彩圖片
        永恒的神話――賞“中
        從世博紀念章的設計看
        特別推薦
        ·樓市“崩盤時間表”是否可信 重蹈日本覆轍?
        ·2010,城,在我們心中
        ·他的“鳥巢”,他的團隊(遙石)
        ·“世博”遠行之盤(高達)
        ·金幣特許零售商乒乓球賽即將開賽
        ·消費者是中國金幣品牌生命之源
        ·就金幣委員會成立論行業協會作用
        ·從金幣市場委員會想到媒體的作用
        ·紅酒熱萌生酒窟設計行業
        ·品味平和之酒 探尋品酒的儀式之美
        經典美圖
        胡靜優雅風
        王艷華美寫
        巴西超模春
        攝影師眼中
        黃奕嫵媚寫
        李冰冰優雅
        SARA春日寫
        黛咪摩爾大
        范冰冰甜美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