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紙幣,你知道么?(下) |
(文接上期C6版)
二、抗菌幣用紙的研制 2003年8月24日,成都交大晶宇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祚萬透露:“無菌”人民幣率先實現“成都造”,對細菌殺滅和抑制率可達99%以上。早2002年,交大晶宇就已經開始與成都印鈔公司聯合研制“無菌”人民幣,在對上百項指標進行了反復研究后,科研人員將一種名為“氧化鋅晶須復合抗菌劑”的抗菌材料加 入人民幣中,有效殺滅細菌或抑制細菌生長,使人民幣“無菌”。“人的雙手比廁所還臟!”周祚萬介紹,根據中國抗菌材料與制品協會調查,僅一只手指甲中的細菌就多達1000~5000個,手掌上殘留的細菌種類比廁所中的細菌種類還多,汗水恰恰是細菌的營養物。目前,美、日等國家已經很重視對無菌錢幣的研究。周祚萬說,以前人民幣滅菌通常采用紫外線殺菌,對很多細菌難以起到作用。如何使抗菌材料充分溶入紙張中,是一道必須攻克的技術難關,研制初期,科研人員采用在紙張中加入分散劑的辦法,但所要求的紙張濕強度卻遭到破壞。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在不影響人民幣原有的濕強度、韌性和外觀的前提下,科研人員采用物理方法,將抗菌材料加入人民幣中,運用多重殺菌原理,對人民幣上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細菌進行殺滅,攻克了這一難題。據悉,人民幣抗菌紙張已經從成都印鈔公司實驗線上小批量生產出來。2011年,采用這種抗菌紙張印制了少量試驗類抗菌鈔,如2005年版10元券(UL冠,簡稱0510)和2005年版100元券(C9Z冠,簡稱05100),箱號上有“抗菌”二字(05100C9Z暫時沒箱號),此兩種抗菌鈔冠號只發現在河北省區域有,且0510UL冠最大流水號目前僅見到23開頭的,不知道河北其他地區有沒有比這更大的序號。因為是2011年試驗幣,投放市場流通一段時間后,就要收回檢測其抗菌效果,故現在這些試驗幣不多見了,加上投放地區范圍窄,當時僅有部分集藏者留一些(多為豹子號),現已成為鳳毛麟角。有人稱,0510除了UL冠外,還有UM和YX冠也是抗菌幣,其中,0510UM筆者手中也有實物,序號已看到31開頭的,是否還有更大的序號,有待于同好補充。至于05100C9Z至今還未收集到實物,河北廊坊一位泉友2013年5月有幸收集到一刀05100C9Z 68打頭和一捆0510UL(無簽,使用條形碼捆簽)01打頭的抗菌幣,前者頭一張尾號為594,后者頭一張尾號為341,并非一般原刀幣、原捆幣尾號都以××1打頭,即非標準百聯和千聯,由此筆者推斷,因該幣用紙的特殊性,可能其中不存在補號。也曾咨詢過他的賣價,他說不知行情,其實是不打算賣了,看來現在收藏它已經有些難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