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內蒙古紀念幣情緣 |
發布日期:14-01-13 09:14: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黃義和 |
198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40周年時,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一枚普通紀念幣慶祝,圖案采用了最具特色的牧人放牧圖。當時生活在內蒙古的人,在工資袋里都有幾枚這樣的紀念幣作為紀念.。當時紀念幣還是個新鮮東西,大家都互相傳看,由于當時收藏意識較淡,都沒有刻意的保存,基本都投入了流通。1997年由于收藏品市場的繁榮,當地有人高價收購內蒙古紀念幣,人們才開始意識到內蒙古紀念幣的價值。筆者當時主要是集郵,手中也有數十枚內蒙古紀念幣,從那時開始收場普通紀念幣。
2003年收藏精制幣的時候才知道內蒙古紀念幣還有精制幣,但在網上認識的精制幣愛好者都沒有見過實物,只是傳看一張拍照的非常模糊的一張精制內蒙的圖片,根本看不出來有多么的精美,,當時公認的精制幣“老大”廣州老林也沒有這個品種,而且老林還說內蒙古精制幣發行量極少,他在香港的陳景林先生那里的資料看到記載只有2000枚的鑄造量。筆者生活在內蒙古,難道內蒙古地區就沒有內蒙古精制幣嗎?之后筆者就特別注意內蒙古紀念幣,希望可以收藏到一枚。幾年過去了,還是一無所獲,別說收藏了,就是很很多銀行員工談起來,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內蒙古精制幣這回事兒,只能在想象中內蒙古精制幣的精美。 2006年春天,北京的孫克勤老師來電話說:他收藏到了一枚內蒙古精制幣,說是非常的精制,是所有的精制幣里最漂亮的,聽得筆者心里直癢癢。這年的夏天,筆者去北京協助孫克勤老師編寫精制幣圖錄,在北京第一次見到了內蒙古精制幣的實物。第一眼的感覺就是太震撼了!真是太精美了!筆者當時看了足足有十分鐘,家鄉的草原、牧場、工廠怎么在內蒙古精制幣上那么的精美,和平時經手的普制幣簡直是天壤之別,牧人的牧馬、羔羊,還有遠處的工廠由于噴砂的處理和底板反差巨大,視覺特別震撼。當時心理就暗暗發誓,有機會一定也要收藏一枚,做為傳家之寶。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當時孫克勤老師收藏這枚精制內蒙古幣的時候花了10000元,這差不多是筆者一年的收入了,買一枚精制內蒙古幣,全家人天天看,就能不吃飯,頂餓啊!看來還是要等緣分啊!此后的幾年,筆者每次去北京參加錢幣博覽會,并在錢幣博覽會上協助孫克勤老師展示精制幣的時候,筆者都要把孫克勤老師的精制內蒙古幣好好的飽個眼福,以解相思之苦,有時孫克勤老師看我的眼神不對,還以為筆者有什么企圖呢。 2009年夏天,筆者被抽調到青海省參加青海省國家公益林補充調查項目。8月的時候,孫克勤老師給筆者打電話,說他也在青海格爾木出差,西寧的一位藏友有一枚精制內蒙古可能要出售,并把聯系電話告訴了筆者。筆者當時是激動萬分,這可能是一個機會啊,這些年內蒙古精制幣出現就是屈指可數的幾枚,基本上都是馬上就被藏友秒殺了。和孫克勤老師通完電話后,筆者馬上和這位徐藏友聯系,約好我結束工作后就在西寧見面。9月筆者結束了青海海西的項目,上午開完總結匯報會,中午和同事就踏上了開往西寧的客車。到達西寧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吃過飯后馬上打電話聯系徐藏友。他住在城西,我在城東,估計要1個小時后到達。筆者和同事還要買點青海的特產,于是就約定在一家特產店見面。晚上8點多,徐藏友帶著內蒙古精制幣和一套六運會樣幣來了。筆者當時仔細的查看了一番內蒙古精制幣,發現塑封已經沒有了,有原盒,幣已經有氧化,有一枚手印已經發黑,說明這枚幣沒有流通過,用手把玩過。于是我們開始談論價格,當時在網上15000元成交了一枚品相一般的內蒙古精制幣,參照這個價格筆者出價15000元。但徐藏友說心理價位是30000元,雙方的差距太大。就這樣,內蒙古精制幣再次失之交臂,帶著遺憾筆者離開了青海。 2010年春節期間,由于徐藏友的電話還在筆者的手機里,就發了一條祝福的短信。幾天后他給筆者來電話,問我對那枚內蒙古精制幣還有興趣嗎?我一聽,心跳馬上加速,難道還有機會嗎?于是馬上調整一下情緒,當然有啊!可是價格有些接受不了,他說,20000元可以吧!此時,20000元基本是筆者可以接受的價格了,但春節期間花銷大了點,和老婆要費一番口舌才可以報銷這筆花費呀!于是馬上訴苦道:徐老兄,您也知道,春節是我們工薪階層遭“公開搶劫”的日子,家里基本上是一貧如洗了,15000元吧!……就這樣,我們通話將近半個小時,15000元的價格達成一致。可是交易又成立問題,我們只是在青海見過一面,青海和內蒙古相距遙遠,還要請孫克勤老師出面當“紅娘”,完成這段精制內蒙古的情緣。 數月后筆者完成工作回家后,終于看到了屬于自己的內蒙古精制幣。當時把她放在上衣的口袋里,在工作閑暇時就拿出來欣賞,心情好的不得了,干活也特輕松,這也許就是收藏的魅力吧!筆者當時琢磨,如果單位的員工都喜愛收藏,都收藏到心儀的藏品,那單位的效率會有多么大的提高呀!筆者生活在內蒙古有四十多年了,作為內蒙人,收藏精制幣的愛好者,收藏到內蒙古精制幣,也許就是我一生最豐厚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