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韌之美的守望 |
發布日期:14-06-07 08:47:5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胡玲燕 |
題記:我國正高級工藝美術大師羅永輝先生“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紀念大銅章”的耀世而出,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和、含蓄、典雅之美。筆者稱之為柔韌之美。柔,溫和也;韌,百折不撓也。柔韌,說的是一種持久、內斂、堅持、不懈不餒的美好品格。該紀念章在政治色彩濃郁的題材之下,把中法建交五十周年這一重大事件的內在情感力量,用藝術的方式表現了出來。真可謂,一種詩化的設計,一段經久不衰的兩國友誼!
“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紀念大銅章”,在未面世的時候,人們都極其肯定地認為:政治章。也就是說,他們對這一枚章的設計已經有了一種預先的風格限定。所謂的政治章,意味著嚴肅、板正、直白、與程式化中略帶的堅硬,這與柔美、婉約、內斂、中和之美,似乎是不沾邊的。或者,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題材設定,這樣的審美定式,“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紀念大銅章”自誕生那一日起,似乎便注定了是一種不平凡的存在。如今的人們,都在津津于為何這樣的章上,會有那如此盛放典雅的牡丹與鳶尾,都在興奮地探討正面圖案那優美中和的布局,而這樣的設計與布局卻似乎正是所有人心里都期盼已久的結局——莊重、典雅、攝人心魄,有著令內心沉靜的情感力量!而背面圖案的設計,似乎是意料之中,卻也有別出心裁,處處透露出設計師的良苦用心。 那么,這到底是一枚怎樣的章呢?它是否當得起代表中國大銅章最高藝術的美譽呢? 50年前,也即1964年1月27日格林威治時間11時,北京和巴黎同時公布了中法建交聯合公報,全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一致決定,建立外交關系。兩國政府為此商定,三個月內任命大使。”從此,中法兩國走上了和平交往的歷史征程。“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紀念大銅章”便是對這一段長長的歷史的濃縮,里面有對過去的深情回望,更有對將來的守望。由此,便注定了這是一枚情感豐富、細膩,而又大氣蓬勃的紀念章。 “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紀念大銅章”由上海造幣有限公司鑄造。黃銅材質,直徑81毫米。正面圖案為中國國花牡丹以及法國國花鳶尾花,鑄有“1964--2014”年份、“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紀念”等中法文字樣;背面圖案為中國代表性建筑萬里長城和法國代表性建筑埃菲爾鐵塔,背景飾以禮花、光柱以及中法建交日期“1964.1.27”。限量鑄造3000枚,每枚并隨附編號收藏證書。據了解,由上海造幣有限公司特別鑄造全球限量發行50枚,規格150mm的“紀念中法建交50周年銅章”,已被法國外交部部長法比尤斯先生、法國國家造幣局和法國凡爾賽宮等分別收藏。 羅永輝先生自稱該章正面牡丹與鳶尾的美與背面長城與埃菲爾鐵塔的堅固,成就了此章“堅固而美”的品格。這一解說也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贊同。或者,這一解說與本文的柔韌之美也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只是該文更強調一種“韌性”的品格。正面圖案中牡丹與鳶尾的造型,繁盛而靜默,仿若遺世獨立之處子,有一種高潔典雅之美。尤其兩種花斜縱向鋪排的布局,不似有居中的霸道,也少了居下橫鋪的板正,多了一種從容與溫婉,一種柔和寧靜的美從那各自爭妍的花瓣里緩緩地滲透了出來。章面文字的穿插,對章面元素的平衡感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上面文字的布局與大小,似乎隨便哪里改動一下,都會破壞整個空間的平衡。而花的布局不僅考慮了空間上的平衡感,更有了一種心理上的平衡感。牡丹與鳶尾形狀、氣質皆不同,但是在畫面中,兩者顯得極其和諧。大師在花瓣的處理上是下了功夫的,柔中帶剛的質地是一樣的,因而才有了兩國之間美好友誼的象征。 羅永輝說:“牡丹,享中國國花之譽,雍容華貴,國色天香,似華夏民族勁骨剛心、端正溫良之格。而鳶尾,則是法國之象征,典雅明媚,絢麗如虹,蘊法蘭西崇尚自由光明、浪漫熱情之風。它們,是美麗的信使,在來往交互間,憑香寄情,借美言志,訴說對美好的頌揚,表達對兩國友好關系的禮贊。”章面上的兩種花都開放到了最好的姿態,這一姿態的凝固,寄予了多少情感期盼與美好祝愿! 而背面圖案元素的設計則是對棱角與力量的傾注,因而才鑄就了羅大師所說的“堅固”,一種歷經風霜而牢不可摧的品格。埃菲爾鐵塔的高度與長城的深度,在章面獲得了極好的表現。而禮花與光柱則以兩國人民各自喜愛的方式在為兩國人民的偉大友誼而慶祝歡呼。章面下部重重疊疊的“1964.1.27”正昭示著某種深刻的記憶。有人說,背面的設計是言簡意賅的寫實,正面設計則是有著中國式的含蓄與寫意的。 兩者,一面是歷史,一面是詩畫,壯哉,美哉! 正因為有了背面的“堅固”與“寫實”,才凸顯了正面設計中那令人沉思、令人贊嘆的柔美。那種美,含蓄、典雅、中和中正,在不留痕跡之處,彰顯雍容大氣,因而才至“柔韌”之境。惟如此,方能顯中華文化底蘊之深厚,中華藝術表現之內涵,方能傳達對中法友好關系的無限祝愿。這樣的“柔韌”,才稱得上是堅韌的守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