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是金代衛紹王完顏永濟崇慶年間所鑄。衛紹王是金世宗完顏永濟之子,執政六年,用過3個年號,大安年號用了三年,崇慶年號用了二年,至寧年號用了一年。衛紹王執政幾年、正值成吉思汗大肆擴張,攻城略地,連續出兵攻打金朝。當蒙古軍向南發動進攻,在中都(今北京)周圍大肆掠奪時,金朝發生了爭奪皇權的政變,衛紹王在中都被殺,宣宗完顏珣即位。
根據史料記述,衛紹王大安年間未鑄過年號錢,而崇慶年間、至寧年間分別鑄有崇慶元寶篆書折五、至寧元寶楷書折二,二錢皆為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關于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諸譜均載錄,表述有異同。
1982年12月出版的《古錢大辭典》(下冊 第342頁)①披露“崇慶為衛紹王紀元也,史不詳其鑄泉,亦未常聞世有斯泉焉,厥泉近時出土遼中,圭稜如新,銹澤絕古,質與泰和(指泰和通寶、泰和重寶)同,制作復無殊金代諸爾,詢金泉孤品、絕代之奇珍也。”此說,當時,不但肯定其有遺存,而且是金錢孤品,絕代之奇珍。因此,此品一度有孤品說。又說“崇慶制作字翻新,補史事同奇璽珍,取比泰和精不讓,薄籠翠繡質如銀”(同上),美譽極高。《古錢大辭典》(上冊 第966頁)載有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拓圖一幅。
1990年5月出版的《簡明古錢辭典》②第386頁披露:崇慶元寶為金衛紹王完顏永濟崇慶元年(1212年)鑄。此錢,史志不載,惟遼中出土一枚孤品,大如折五,形制與文字近似泰和重寶。“崇慶元寶”四字作玉筋篆、旋讀,光背無文,錢體銅色青白,制作精整,文字秀美,仿崇寧錢,然仔細推敲仍不免匠氣。《簡明古錢辭典》同時指出:該錢,近代京滬諸多泉家皆審為贗品,而錢幣學家鄭家相以為當屬金泉。今姑存疑,以備考證。
1991年出版的《簡明錢幣辭典》③第298頁介紹:崇慶元寶、崇慶通寶,金錢,崇慶年間(1212—1213年)鑄,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型銅錢也僅一枚。同頁并載有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拓圖一幅,此處“世僅一枚”的“世”,指1991年當時所知的“世僅一枚”,近似孤品說,但不完完全全等于“孤品說”。時下,有泉文敘為該錢為“目下僅見”,似也同理。
1997年7月出版的《中國古錢幣庫》④第384頁載錄了一幅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拓圖,并標明當年估價40000元,沒有文字說明是孤品或存疑;同頁還載錄了一幅衛紹王至寧年間所鑄“至寧元寶”楷書折五大錢拓圖一幅。
2004年出版的《中國古錢大集》⑤第879頁載錄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說明鑄期為衛紹王崇慶年間(1212年)鑄,幣質青銅(銅色赤紅),世僅一枚,孤品,一級,無定價,并載錄拓圖一幅。
2006年出版的《中國古錢幣》⑥第270頁載錄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拓圖一幅,在該書第274頁介紹:此錢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見于北京肆廣文齋古錢劉處,為諸誠王钖榮以重值購去,光山胡義贊嘆惜欲絕。后福山王懿榮屢屢告訴鮑康,鮑康未見拓本,臆度為崇寧改刻,輯《續泉匯》時,堅不肯收錄。民國十三年前后,此錢歸定海方若,,始定為真錢。此真謂,真錢假不了,只要遺存,總有慧眼識珠,大珍尤如此。
關于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與至寧元寶楷書折五大錢的真偽,還有一段令人感慨的故事。1921年,鄭家相在津見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嘆為瑰寶,當時藏泉家方若也在。可上海同僚卻說是假錢。鄭想300金買下,帶此錢者說此為押品,三個月后到期不取再說。一年秋天,泉學家張絅伯在津見一枚至寧元寶楷書折五大錢,當時諸名家也疑其真,張卻以500金買下,送方若看,方以千金(翻了一倍)買下;后方若找到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持錢人,除原300金外,又加上一枚異書折十大觀錢將其買下,精拓二紙,寫信給鄭家相,鄭家相落空了,與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失之交臂,既感慨,又惋惜。
后來鄭家相在他的文章中說,此二錢本來是確信無疑的。要是沒有至寧元寶楷書折五大錢的出現,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幾乎被埋沒。二錢互證不偽,方顯于世。這故事轉述于《古錢答問》⑦(在此一并向諸譜作者致謝),值得玩味。玩味之一:即使是錢幣大家,同掌眼一錢,眼光有時不盡相同,往往有天壤之別;甚至多數看不準;玩味之二,此錢當時張絅伯慧眼識珠,在諸名家疑其真的情況下,以500金買下一枚至寧元寶折五大錢,送給方若看,方更慧眼如炬,不但以千金將至寧元寶買下,又找到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持有者,增值將其買下;使二錢互證其真,真所謂,強中更有強中手,方若的膽識更勝一籌。
1999年出版的《古代貨幣》⑧第270頁表述:崇慶通寶、崇慶元寶,金衛紹王崇慶年間(1212—1213年)鑄。“崇慶通寶”錢文近瘦金(體),有小平、折二兩型,世僅數枚,極珍,今定價50000元。“崇慶元寶”僅有篆文孤品一枚,精美異常,無定價,該書第273頁并載有崇慶元寶篆書折五拓圖一幅。此處對其未存疑,但存孤品說。
2007年出版《中國古代錢幣》第230頁也載錄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拓圖一幅,并簡述“崇慶元寶系折五型大錢,面文旋讀,篆書,制作精美,今世尚屬孤品,極珍。”⑨此處,仍存“孤品說”,是指“今世”而已,并稱其為極珍。
2010年出版的《中國錢幣博物館藏品選》(彩版)⑩在“遼金西夏元貨幣”版塊,沒有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載錄。
近幾年來,關于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如前文《簡明古錢辭典》所述“錢體銅色青白”、《中國古錢大集》“銅色赤紅”,顯然,二者不是同一品;《中國文物報》、《收藏界》均有相關圖文問世,進一步說明,是錢不僅存世,存世雖罕,也非孤品,至今存世多少,尚無準確統計。筆者所藏此枚“崇慶元寶”篆書折五錢(見圖),直徑33.4—33.6毫米,穿徑10.5毫米,現重9.9克,地章上“崇”與“慶”之間,有一細小裂紋,足顯歲月之久遠,銅色泛紅,銹色入骨,富有層次,品相極美,為保存原狀,未去土垢,當屬又一品。
![中國集幣在線_泉友社區_JiBi.Net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bbs.jibi.net/UploadFile/2013-10/2013102684617906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