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4年12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羊年賀歲銀條”的藝術美是通過自身的質地、造型和圖案裝飾等不同形式的密切配合來顯示的。首先銀條本身就給人以潔白、晶瑩、細膩、韻律等不同的美感,白銀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貴金屬,擁有悠遠的歷史,古樸而溫暖,含蓄而不張揚,“羊年賀歲銀條”,在暗紅色的木質包裝盒內,在吸取時尚氣息的同時又多了一份含蓄的典雅,隱約中散發出溫婉的雪玉光澤,“羊年賀歲銀條”闡發的這種自然秉性很古老,也很東方。在賀歲銀條的造型與圖案裝飾的關系中,這種形制造型當然很重要,但作為藝術品,“羊年賀歲銀條”的圖案裝飾也有它相對的獨立性,有它自身的構成形式和要求,更能充分顯示銀條的材質美。
賀歲銀條的形制凸顯規整修長、均勻對稱,沿襲了古代黃金制品的習慣樣式,這樣的形制布局非常符合傳統倫理觀念,給人以簡潔剛直、雋永挺秀的感覺。利用貴金屬質地特有的材質美,通過材質、工藝、造型、修飾等形成典雅質樸、大方端莊的審美趣味。
在銀條的設計鑄造中,融入了非常豐富和多元的民族文化符號!把蚰曩R歲銀條”的畫面構圖完美,氣勢宏偉,虛實有致,意境深邃。其特點是構圖簡潔明快,類似中國畫的畫面。正面圖案是類似于中國繪畫中工筆描摹的羊圖和數行書法體文字,簡練的構圖形成圖案的骨架,沒有多余的修飾,風格中帶點硬朗味道。背面除了一些基本的要素鋪排,難覓設計之痕。清淡雅致,簡練到了極致,給視覺留出更多的呼吸空間,刺激觀者的美學觀念,恍惚在幽香中心領達意;既然是貴金屬藝術品,在圖案設計之外,當然還要講究其雕刻之法度。這款賀歲銀條在刻畫主體形象生肖“羊”時,刀法古樸,刻痕靈動,線面對比柔和,但是卻細膩非常,動靜互映適度,人為之妙,有似天成,生肖羊形象的背景卻又帶有一些寫意的粗獷,在圖象和文字之間形成一種溝通和互動,畫中有文,文中有畫,讓文字具有畫面感,讓畫面又有文款,這是中國古代繪畫的一大特征,在這里被應用的出神入化,并襯托了銀條的內在美和潔白的材質美。這枚銀條,無論是畫面的構圖、意境的營造,還是用刀、落款、印章都無疑是深受中國山水寫意畫的影響。銀條的境界開闊,神采煥然,洋溢著時代的風采,表達了作者對白銀品格與生肖羊文化精神的向往及禮贊,在素雅中求得詩情畫意的意境美、和諧美。
構圖只是外在的形式,最終是要形成藝術品獨特的藝術韻味。
“羊年賀歲銀條”,小小一款銀條,卻暗藏多處妙機,不經意間散發著濃濃詩書之氣,比如正面圖案中,三種書法體、古典文字的解讀,國畫的描繪方法,都讓我們不由被引入歷史的流光歲月中。“未神舍身濟蒼生,播五谷育天下。和,正身潔行諧順于人。孝,跪乳,子愛利親。玉羚宿,瑞現,祥納泰來”,這是產生于戰國,興于漢,至今已有數千年的隸書,寥寥數字,就已把羊至孝的典故,羊高潔溫存的性格特征,生肖羊在生肖文化中的獨特定位娓娓道來,寥寥數十字,卻道盡了千言萬語,這就是中國文字的魅力,也是中國書法的魅力。 明趙宦光說:“篆勢有轉無折,隸筆有折無轉!边@是對篆隸的不同特點作了概括的闡述,有了隸書,自然少不了小篆,圖案中的“賀歲”印章使用的就是篆書,古樸味道鋪面而來。“乙未”使用的是楷書,背面圖案中“羊年賀歲”中的蛇儼然用的是行草,磅礴大氣中帶著幾分野性的散漫,更有著幾分灑脫和不羈。不過寸余,卻運用了多種流傳已久的書法體,自然有著深邃無窮的韻味。銀條設計畫面上的“留白”也是反映了中國獨特的藝術智慧,凡此種種,無不是最富有中國色彩的文化符號,沉淀累積起來的文化內涵,體現了文化高品位深內涵厚的追求。
中國金幣的生肖賀歲銀條系列,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從民族傳統的文化土壤中汲取豐富的養料,對民族傳統藝術的學習與繼承又決不僅只是藝術樣式的借鑒,是在吸取中有所創新,它代表著一種強有力的文化精神,是活潑的創造力量,從歷史的源頭上奔涌直下,生生不息。一套五種規格的“羊年賀歲銀條”,不只是一套銀制長方形鑄品,從材質到浮雕,從書脊式裝幀到綬帶等等,涉及到復雜的工藝種類,具有造型簡潔利落,淳樸勁挺,柔婉秀麗的工藝美,“賀歲”概念也發揚得淋漓盡致,如此一款“賀歲銀條”當為人際之間的互通縱橫增添無比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