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軍節馬上就要到了,回顧建軍歷史,珍惜美好現在;而貴金屬金銀幣作為記錄歷史的文化載體之一,也讓我們感受著歷史,對比歷史而產生無窮的力量源泉,把我們自己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
對于軍隊,我們一直是以“鋼鐵長城”來形容,是的,他們確實是名副其實的“鋼鐵長城”,身邊的事情,足以證明這一點。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有超過13萬的解放軍官兵冒著生命危險,陸續進入震區,配合當地政府部門開展救援活動,為災區開通了生命通道,盡全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涌現了一大批感人的故事。
危難時刻找解放軍,這是一句響亮的口號!人民子弟兵,從百姓中來,保衛國家安全,愛護人民生命財產。從解放軍成立,甚至更早是從1927年“八一起義”開始創建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的軍隊起,就已經實踐著這個宗旨。
“八·一”建軍節是怎么來的呢?我們來重溫一下那段歷史,那場著名的“八一起義”。
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使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國共合作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
血的教訓擦亮了人們的眼睛。它表明: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對付武裝的反革命。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挽救中國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進行改組,停止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領導。下旬,決定依靠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實行在南昌暴動”。據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等組成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以周恩來為書記,前往南昌領導這次起義,總計參加起義的部隊有2萬余人。
從7月25日起,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加緊有序進行。經過對當時敵我兵力多少以及駐扎情況等的分析,中共前委綜合分析后決定于8月1日舉行起義。
8月1日2時,南昌起義開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戰計劃,各參戰部隊全力配合發動進攻,激戰至拂曉,全殲敵軍3000余人,繳獲各種槍5000余支(挺),子彈70余萬發,大炮數門。當日下午,另有三支部隊在聶榮臻、周士第率領下起義,第二天到達南昌集中。起義最終取得了成功!
南昌起義后,敵軍立即向南昌進攻,南昌起義部隊受到很大損失,但它卻有巨大的歷史意義。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建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它如一聲春雷,使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舉起的火炬,指明了中國革命的方向。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好,回顧了歷史,讓我們頗感心潮澎湃,感動,為英勇的起義部隊官兵,贊嘆,為這場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戰斗。
作者:小善,寫于2008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