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熊貓金銀幣收藏價值的逐步認識,其市場價格也在不斷上漲,也因而成為了一些不法之徒仿真制假獲取暴利的目標。對此,金銀幣的發售單位以及錢幣市場的監管部門必須給于制假售假者以嚴懲。而熊貓金銀幣的收藏者,也應當提高自身的辨偽識真能力,不予制假售假者以可乘之機。
在熊貓金銀幣中,由于銀幣的制假成本相對較低,防偽工藝不足,又加上熊貓銀幣的版別甚多,因此便首當其沖地成為不法分子的攻擊目標,企圖魚目混珠,以假亂真。但是,假幣畢竟是假幣,即便是能做到維妙維肖,也總是留有制假的蛛絲馬跡。再加上制假者多是利欲熏心之輩,求的是蒙混過關,對熊貓金銀幣缺乏基本常識,更少有慎密研究,難免有張冠李戴,畫蛇添足的錯誤。所以只要收藏者認真學習,細心觀察,辨識偽幣也并非一件難事。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就是這個道理。
欲辨偽必先識真。這就要求收藏者對于熊貓銀幣的發行歷史,演變過程,以及在各個時期的幣品規格標準,圖案設計風格和鑄幣工藝水平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同時,具備同一年分不同版別的熊貓銀幣辨認知識也是有益的,這樣就不致于將異版錯認為假幣。筆者曾在2003年前以Alien網名在中國紀念幣交易網上發表過《談談熊貓銀幣的收藏》一文并配發《熊貓銀幣圖樣》,在這些方面的藏識給過粗略介紹。該文曾被多家網站以不同方式轉載,不再贅述,待修訂補正后另行發表。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于熊貓銀幣的識真,一定要以實物為基準,書籍圖譜,網站圖庫,甚至于發行公告證書等都只能作為輔證。
辨識熊貓銀幣的真偽可以首先從銀幣的圖案著手,這是制假者企圖仿冒的首選要素,也是使收藏者較易上當之處。尤其是初級收藏者,對于熊貓銀幣的關注通常集中在幣的背面,即有熊貓圖案的一面,而熊貓的圖案是比較容易做到”形似”以至于看走眼的。熊貓銀幣的正面,即有天壇圖案的一面,即便是能夠做到較高的技術仿真程度,也還是可以從一些常識性的錯誤中進行鑒別。從市場上已出現的十元面值偽幣來看,下列幾個方面可以作為辨識的要點:
正面圖案
1. 天壇圖案的整體布局;
2. 天壇底座前排的望柱數目;
3. 祈年殿大門的開閉;
4. 臺階中間石面上圖紋;
5. 年號的字體及其排列方式。
十元面值熊貓銀幣的正面圖案,即天壇面,自1983年首發至今已經經歷了多次較大的變異。從1983年至1985年的天壇圖案取景較寬,臺階走道的最底層兩邊各見有九根望柱中的七根。自1987年起,天壇圖案取景變窄,臺階走道的底層兩邊望柱數減至六根。至1992年,天壇外加設邊圈,天壇圖案取景更窄,底層走道兩邊的望柱數也減至五根。而2000年起,天壇圖案取景進一步變窄,底層走道兩邊的望柱數更遞減至四根。從2002年起,臺階走道中間的石面上加刻了龍風云的圖案,而此前幣上的石面均為光面。祈年殿大門的開閉和正面年號的字體及其排列方式在這些年間也各有不同。正是這些不規范不連續的圖案設計特征構成了熊貓銀幣獨特的防偽標志,使得偽造者顧此失彼而原形畢露。
背面圖案
十元面值熊貓銀幣的背面圖案,即熊貓面,是制偽者處心積慮以求亂真之處。作偽的手法也有多種。有的是以銀章的形式出現,略去面值,只表現熊貓圖案。也有的更進一步,將面值”10元”僅展示數字”10”而不現”元”字。當然,最具欺騙性的就是完完全全的造假仿制。但是與真幣相比,假幣熊貓的毛色發亮,毛發較粗,但細微處(如貓耳,貓眼)卻相對平滑不顯毛發,另外竹葉通常圓厚,磨砂顆粒較粗,細小雕刻處有殘缺或不連續。
辨識熊貓銀幣的真偽還可以從銀幣的其它加工要素中求得佐證。
幣重
十元面值的熊貓銀幣中,只有1983,1984和1985三年的幣重為27克,1987年的銀幣實重可達33。6克,另外1991年有重兩盎司的紀念銀幣,其余各年均為一盎司重約31。1克。而熊貓假幣的幣重多顯不足,原本一盎司的銀幣卻只有27至28克,有些假幣甚至不足20克。
鏡面
十元面值的普制熊貓銀幣在放大鏡下可見壓鑄微痕,鏡面效果不足。但熊貓假銀幣多采用鍍銀工藝,鏡面效果奇佳,與精制幣相比且有過之。但是,也正是由于鍍銀的緣故,連模壓的細節和微痕也掩蓋了,反暴露虛偽面目。
絲齒
十元面值的熊貓銀幣自2002年起便采用了斜齒防偽工藝,而自此之后的熊貓假幣卻依然是直齒,可見作偽者是力所不及,防偽還是有成效的。
最后,熊貓銀幣的原封包裝也有助于真偽的辨識。筆者所見的十元面值的熊貓假銀幣均無軟塑封包裝,而上海造幣廠,沈陽造幣廠和深圳國寶造幣公司的塑封邊壓都各有特色。即便是假銀幣的硬塑盒,也與原裝塑盒不同。所以,遇見沒有原封包裝的熊貓銀幣就要做進一步的檢驗,以辨真偽。
總之,熊貓銀幣的辨偽識真,就象對一名嫌犯定罪一樣,需要從多方面取證分析才能得出可靠的結論。可以預料的是,作偽者的手法會不斷翻新,反偽幣的工作也是任重道遠。但我堅信,斜不壓正,偽不勝真。只要執法機關加大打擊力度,每一位收藏者積極舉報,讓制假售假者無利可圖甚至破家喪產,假幣的出現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作者:劉洪,寫于2007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