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幣二批兌換即將結束,不出所料,改革幣果然跌了!二批改革幣首日兌換,就已經跌到了10.2元/枚,當日批量確認成交價在10.05元!目前市場價在10.110.2元之間!
去年首批改革幣出乎意料成了黑馬,預約時簡直一幣難求!首批兌換后,市場價更是高達15元,漲幅比當時的70周年鈔還高!但萬萬沒想到,才短短幾個月,改革幣就已經成了面值幣中的一員!
為何兩批改革幣行情相差如此之大?
發行量偏大,兩批分配不均
改革幣總共發行了1.8億,首批兌換分配量為1億,二批兌換分配量8000萬,但首批實際兌換量在9000萬枚左右,剩余的量劃入第二批,導致二批實際分配量增加。而二批兌換后,改革幣市場存量增加,行情更不容樂觀。
(圖片來源:中國金幣)
間隔時間過長,熱度分散
改革幣首批預約在去年12月初,兌換在12月底;而二批預約在今年3月中旬,但兌換在5月下旬。
總體來看,兩批兌換時間間隔過長,首批的熱度難以輻射到第二批;而第二批的預約、兌換時間也過長,不少藏友在預約后由于紀念幣板塊不景氣的行情已經選擇了棄兌!
題材時效性已過,無資本支撐
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而二批的預約兌換已經在19年了,題材時效性已經過去;再加上市場其余板塊熱點層出不窮,藏友們的注意力和資金已經轉移。
紀念幣整體行情薄弱
紀念幣整體行情薄弱,連一直是板塊風向標的二羊散幣都已經跌破50元大關,到歇夏期甚至可能會在40-50元之間做拉鋸!市場對整個紀念幣板塊的看法都不樂觀,沒有新資金的進入,短期內紀念幣板塊很難有起色。
綜合來看,改革幣既不占發行優勢,也沒有資本在后面做支撐,市場熱度也已經過去了,所以行情不會出現大的漲幅,基本是在面值徘徊了。
紀念幣現狀如何改變?
其實近年來,流通紀念幣每年也就發行了兩三枚,但受發行量的制約,熱度往往只有短短幾個月,很快就成了面值貨。比如去年熱鬧一時的高鐵幣,如今還有誰記得?
想要改變紀念幣的現狀,一是繼續縮量,讓紀念幣成為收藏板塊中的一員;二是加大科普宣傳,擴大群體。
不知道接下來的泰山幣會不會有所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