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南吧,那里有陽光明媚,那里有沙灘、椰樹、海浪,會把你帶到生命的另一個驛站。"這是我每天經過的路口,色彩絢麗廣告燈牌上的一則話語,每次看到總會讓人有心曠神怡的心情,似乎清新略帶著椰香的海風淡淡縈繞在口鼻之間。
海南經濟特區成立二十周年,是改革開放取得的重大成就。相關政府報告顯示,2007年海南的國民生產總值是1987年的22倍,如何運用貴金屬浮雕藝術來表現這翻天覆地的二十年巨變,把海南的風土人情、巨大變化鐫刻在貴金屬"豐碑"上,也成為2008年收藏者非常關心的一件大事。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8年4月8日發行了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1/4盎司金幣1枚,1盎司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建筑、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慶典會徽(局部彩色)組合設計,并刊國名、年號。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是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矗立在美麗的萬泉河入海口,于2003年9月22日正式啟用,這座新穎別致的建筑記錄著著名的博鰲亞洲論壇成立和首屆年會的歷史性時刻,也是海南的地標性建筑。為了藝術再現國際會議中心不同凡響的氣派,紀念幣正面突破了以往中規中矩的設計,巧妙地選取視角,讓這座揚名國際的宏偉建筑得到多層次的展現。畫面采用側視角度,著重表現了這座建筑最具特色的大型噴水池,圓臺形噴水池中間是一個地球儀,流水瀑布般地從地球儀下傾瀉而出。中景是雕刻簡潔大氣的國際會議中心主體建筑,富有熱帶風情的樹木和飄揚的旗幟作為襯托,通過動靜、遠近、高低不同的藝術表現,一座低調卻不失大氣、實用性與藝術性兼具的國際性建筑"矗立"在幣面之上。彩色的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慶典會徽和"中國海南 1988-2008"延續了國家法定貨幣的莊嚴性和嚴肅性,其蘊藏的政治內涵很富有深意,也是點題之筆。
1/4盎司金質紀念幣的背面圖案是筆者頗為喜愛的,因為其具有很強烈的海南風情特色。畫面運用嫁接組合的手法,把最具有海南標簽特征的形象元素綜合在幣面上。瑩潤的南天一柱礁石佇立在我們面前,婀娜的椰樹在海風中微微起伏,仿佛一位美麗的少女為我們歡快地跳起舞蹈,椰樹上還結著圓潤可愛的白色小椰子。內環外,充滿熱帶風情的海洋生物生機勃勃,湛藍的天空白云舒卷,蔚藍的海水波光瀲滟,欣賞著手中的紀念幣,觀賞者仿佛走進一個奇幻美妙的童話世界,引起無限遐想。"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中文字樣及面額巧妙地鐫刻于畫面的不同位置。這種突破傳統形式的組合式表現手法是充滿著天真童趣和藝術想象力的,設計新穎,構思富有內涵。
這套紀念幣正面圖案表現的是海南"開放之島"的風采,1/4盎司金質紀念幣背面表現的是海南"綠色之島、和諧之島"一面, 1盎司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則側重于表現海南作為"繁榮之島、文明之島"的那一面,仍然采用的是組合設計手法,把海口市世紀大橋和建筑群及民航飛機表現在一個畫面上,并刊"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中文字樣及面額。主景突出海口世紀大橋的雄姿,它宛如一條臥龍橫亙于海甸溪上,遠處一組風格各異的現代建筑群鱗次櫛比,民航飛機在天空自由穿梭,粼粼湖水上又有數只白帆掠影,通過一系列的組合構圖,把世紀大橋這座代表著特區經濟開放面貌的標志建筑表現地更加挺拔高揚,顯示了一種雄壯的氣魄。
海南經濟特區成立20周年金銀紀念幣從設計到鑄造,都打上了很深的海南烙印,深入地體現了海南經濟特區二十年的偉大變化,金幣著重表現海南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怡人美麗的自然風情,銀幣則是一副現代開放的經濟變革圖景,這種設計富有強烈的象征色彩,既有政治內涵又有藝術深意。紀念幣平面表現鏡面,清晰明亮,立體浮雕部分噴砂處理,與底面形成強烈反差,局部彩色作為點綴,不僅讓色彩更加豐富,而且也豐富了浮雕表現力,無論是題材意義、構圖設計還是鑄造水平,都達到了一定的品位,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寫于2008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