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執中國乒乓球隊建隊50周年的紀念銀幣,心潮逐浪。回想中國乒乓50年發展史——不覺想起王安石的詩句:“成如容易卻艱辛。”一代名將功成名就的背后是常人不能忍的刻苦艱辛。50年風光閃回,乒乓精英們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的氣概,見龍卸甲,見魚拔鱗,雄風堂堂,雌威勃發,聲震霄壤,雄峙宇內,將一介小球玩弄于手掌之上,是那樣的從容;是何等的自信。
“六王畢,四海一”,功勞等身,獎杯等身,座座獎杯如豐碑般聳立;50年來不容他人染指,贏取榮譽,已成常態,打造起一座座不破金身,實屬不易中的不易。
“一樹梨花壓海棠”,他(她)們在不斷地克隆往日的歷史輝煌,沒有停息前進的腳步;墻里墻外花開四季,一覺醒來雖強敵環伺放眼四顧盡是自家兄弟*,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乒乓世界,世界乒乓,打出一片天地。
蕭伯納曾說“信心使一個人得以征服他相信能征服的東西”。群體堅強的信心是由一個個個體組成,有了它催城拔寨無往而不利。長江后浪追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中國乒乓球隊建隊50年以來,幾代人的努力,先后奪得世界乒乓球三大賽的130多個冠軍,其中包括三次世乒賽“大滿貫”。回思往事立殘陽,隨著容國團、邱鐘惠、莊則棟、徐寅生、李富榮等一代名將的功名身退,出藍勝藍一大批新人不斷崛起,涌現出像劉國梁、王濤、孔令輝、鄧亞萍、王楠、張怡寧等等赫赫有名的戰將,由此及彼長盛不衰的國球有了堅實可靠的保障。
2002年11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紀念中國乒乓球隊建隊50周年的紀念銀幣。紀念銀幣正面圖案為國徽、乒乓球和乒乓球拍串聯著五彩飄帶,并刊國名、年號。紀念銀幣背面圖案為標有我國參加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年份的五星紅旗、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獎杯造型,并疊刻“中國乒乓球隊建隊五十周年”中文字樣和面額。幣面采取多樣性的工藝處理,制作技藝精良;銀幣本色中結合鏡面與磨砂工藝技法的運用,局部采用彩色工藝襯托,國徽、獎杯的高浮雕與國旗、彩帶淺浮雕的巧妙組合將一抹亮麗回環其間,整個畫面靈動而鮮活動感強勁。
筆墨當隨時代。這枚銀幣創作中,不照搬,不泥舊,而是在作品中自然地融入了現代繪畫的技巧。在整體畫法上,注意虛實變化,大膽夸張;構圖之嚴謹,卻不失空靈,充分展露了設計上的細膩而豁達。簡約的畫風、夸張的彩帶,一“帶”江山的雄渾之氣似靈蛇飛旋,使畫面更為賞心悅目。七座獎杯造型雖非國造,但沒有文化上的隔絕之感,看到它們,就像看到一個個聰明有趣、來自遠方的朋友。好的創作情感要想轉化成真摯的境界,是需要蹂躪人心的細節的,《乒乓50年》在細節上的描寫藝術效果富饒且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
蕞爾紀念幣最能考驗吾儕收之藏之的欲望,但如果我們對每個稍縱即逝的沖動都做出反應,這個世界將變成什么樣子?如果我放任沖動自由馳騁,我的收入將無以負擔我的財富,因為我的本能是不放過一切美艷。“尋春春不在,天涯咫尺間”,每當看到乒乓銀幣這樣的好品,我都會產生欲罷不能的沖動,當購買沖動需要在恰當的時間被用在恰當的物品上時,它就像“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如花花解語,如玉玉生香。
*指海外兵團。
作者:黃沙吹盡,本稿刊載于2008年4月下旬出版的第八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