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非鉆石加工作坊 在這里鉆石比足球有名 |
發布日期:10-06-21 08:38:0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早報約翰內斯堡電提到南非,人們首先想到不會是足球,而是鉆石。邁克爾是南非當地著名的珠寶商,中國游客80%都會到他這兒來買珠寶。他的作坊從鉆石的挑選、設計再到制作,甚至是培養下一代的珠寶匠,一應俱全。在去年,南非政府甚至因為他的貢獻給了他一大筆獎勵,還邀請他參加上海世博會。 邁克爾夾著一根中南海煙對記者說道:“我喜歡中國香煙,這是我在西羅町(約堡當地的唐人街)買的,我也喜歡中國。” 中國將引領鉆石切割潮流 邁克爾今年46歲,27年前,他和鉆石結緣。“當時我走遍了歐亞大陸,尋找名師學藝。”邁克爾說,“當然,我在阿拉伯地區和意大利停留的時間最長。”在黎巴嫩的貝魯特,邁克爾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那就是他的老師。 出于對老師的崇敬,邁克爾并沒有告訴記者老師的具體名字。“我只能說我的老師是黎巴嫩最著名的鉆石工藝大師之一,從他往上數三代人都在從事這一事業,我在那里整整學習了兩年。”邁克爾說,從16歲開始學徒到1987年出師,他開始自己嘗試做生意。 2001年,邁克爾的鉆石店開張了。“當時主要從事鉆石成品的設計和銷售。”邁克爾說,“相對而言,阿拉伯人喜歡用大量的鉆石裝飾自己,無論顏色還是大小,因為他們有錢;意大利人則喜歡經典的款式,他們相對保守,相信一顆鉆石永流傳。”談到生意經,邁克爾口若懸河。 實際上,邁克爾本來今年有機會來中國感受一下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幾個月前,南非政府邀請他去世博會,當時邁克爾欣然應允。“不過很不巧合的是,在我出發前,有15名學生要來我這里學習,為了他們,我放棄了去中國的機會,不過我相信,以后我肯定會去中國看看的。” 雖然沒去過中國,但邁克爾對中國非常看好。“現在最好的鉆石切割工藝在以色列、比利時和南非,但我相信不出10年,中國將取代這些國家成為龍頭老大。10年前,意大利引領潮流,后來印度人加入了,但走的還是意大利的設計路線,現在中國人來了,你們將成為主流。”邁克爾最后說。 手工的,才是最好的 “大型的加工機器,我們有,但是已經空著了。”在這個作坊,有一臺機器空著,但是工匠Jeanny對于這個抉擇顯得很自豪。“你看我們有那么多的技師,這就是我們這兒的另一筆財富。手工的,才是最好的。” Dieter是這個作坊中年紀最大的工匠,邁克爾介紹說,“他是我的助手,是一位大師,在鉆石鑲嵌的手藝上他絕對是一位好師傅。” 記者走進工作間的時候,Dieter正在工作中。感覺到外人走近,Dieter擺擺手,用鑷子把一顆恐怕只有零點幾分的小鉆石塞到一個戒指上,然后停下來,戴著一副單眼放大鏡仔細觀察。看到記者,他站起來笑著打招呼,“歡迎你們來,這兒很少有客人到訪。” Dieter從事珠寶行業已經有53年,這些歲月和經驗表現在他的白頭發上,不過這位先生精神很好,眼不花。他是南非當地著名的鉆石鑒定師,參與判斷一些大顆鉆石的品質鑒定。“這些東西在你們看來很小,但是在我看來很大。”他摘下那個放大鏡。他的工作臺前貼著這個戒指的成品圖案,一些很小的細節都列出來。這是這一行的習慣。“我的工作有簡單的也有復雜的:簡單的,一個月可以做上百件;復雜的,恐怕一個月做不出一個。” 作坊里,一些年紀很小的學徒正在做“融化金”的工作,他們戴著口罩,避免重金屬可能帶來的傷害。工作臺上擺滿了工具,從鑷子到小的鑿子等等一應俱全。 這些學徒都是寶石學校的學生,按照政府部門和這家作坊的協議,政府為每位學徒在這家作坊實習支付給老板邁克爾相當于人民幣8000元的補助,并且給每個學徒相當于6500元人民幣 的工資,這顯示了南非政府對于該方面人才的重視。這些畢業生將由政府分配到各個相關崗位。“并不是每個學徒都能加工真鉆,那些大克拉的鉆石當然不能被當作實習的。”據工匠Jeanny介紹,更多的“實習生”使用的是鋯石——一種在硬度和外形上都很像真鉆的礦物。但是,如果鋯石能夠在外表上模仿得很像鉆石,那么真的就能賣出鉆石的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