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引言
那是中國收藏歷史上,永遠抹不去的一年;那是無數參與投資的老百姓心中,永遠的痛!
那是無數錢幣從業者的惡夢,仿佛今日,物是人非,卻依然無法忘記;那同樣,是值得我們后來者深思的一年!那是1997年!
曾記否,那年的郵市,熱鬧程度,甚至超過趕集的菜市;還記得,那年的幣商,還沉浸在賺取暴力的夢中,日日幸福,夜夜難眠。有幾個老資格的朋友告訴我,那時候,買什么都是賺,天天在那數錢。突然,暴風雨來了! 那是同年10月,國慶節過去了,由于錢幣收藏和炒做,影響了正常的錢幣流通,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禁止非法買賣人民幣的通知》.此后的幾天,郵票、錢幣市場如傾盆大雨般的拋盤,無數大戶從此消沉,無數普通老百姓傾家蕩產……
引用麥迪(T-MAC)的一句話:是的,當時就是這樣!為了您的未來,請您耐心,把這篇文章看完,耐心聽我胡說八道,萬一對您有所幫助呢?
第二部分:1997年崩盤祥解以及1997年與2007年市場內外各種因素綜合比較之數據比較部分
1:數據與資料對比
1997年的那次崩盤,給我們帶來了足夠的教訓。很多人后來總結,都是說,那是因為過分吵作引起的。實際上,真的僅僅是炒做那么簡單嗎?事實上,炒做的行業多了。直接引入主題,先給大家一個數據,用1997與2007進行對比,看看兩者有多少不同之處:
對比一:97年國內生產總值=74893.2億元 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據估算,約為23萬億元
對比二:199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60元 農村為2000多一點而已 2007年城市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600元上下,農村為4000元
對比三:1997年,網絡沒普及 2007年錢幣收藏相關信息是1690000個,每天以數千個遞增。
對比四:1997 錢幣相關網站不超過50個 2007年錢幣投資相關網站 約有 1988個 權威些的有10個左右
對比五:2007年,錢幣愛好者群體:粗略估算為700萬左右 潛在投資群體非愛好者:3800萬以上,其中3000萬在股市,3000萬中隨即有人隨時進入錢幣市場,即位所謂散戶 97年 錢幣愛好者 已經無法計算,但是,大家都是投機為目的
對比六:國內電視環境 1997年,國內無權威收藏類節目 2007年:截至2007年3月份,國內熒屏上能看到的收藏類節目主要有以下十個:央視二套的《鑒寶》,中國教育電視臺的《美術苑》,鳳凰衛視的《投資收藏》,北京衛視的《天下收藏》,吉林衛視《找你》,天津都市頻道《藝品藏拍》,湖南娛樂頻道《藝術玩家》,浙江經濟生活頻道《寶藏》,昆明電視臺《盛世典藏》,成都電視臺《成都商行——西部珍藏》。
對比七:錢幣經濟泡沫程度對比
這個概念需要幫大家解釋以下: 泡沫經濟的載體是資產或商品,在這里,指的是錢幣。但并非所有的資產或商品都能產生泡沫。產生泡沫經濟的載體通常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供求不易達成均衡。一般的資產或商品都具有較為充分的供給和需求彈性:當市場的需求量增大時,拉動其市場價格上升,而市場價格上升又必然引起供給量的增大從而達到供求均衡。而泡沫經濟的主要載體如錢幣、股票和房地產等卻具有供求彈性不對稱,即需求彈性大而供給彈性小的特點:當某一市場需求量突然增大時,拉動其市場價格急劇上漲,但由于該類資產受到資源天然稟賦或供給時空上的制約,無法相應地增大供給量,從而使供求失衡進一步加大,市場價格持續攀升而使經濟泡沫迅速膨脹。
投機需求是泡沫經濟的社會成因。社會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可以分為兩類:真實需求和投機需求。真實需求是指為了自身的消費和再生產而形成的需求,這里可以理解為純投資人群。而投機需求則是為了在買賣之中牟取價差收益而形成的需求,這種需求最終不會消費任何物質資料,因而只是一種虛假的需求。由于投機需求相對于真實需求來說具有交易成本低、不穩定和占用時間和資金少等特點,因此投機需求很容易攪起經濟泡沫。當市場上存在虛假需求時,某一市場價格必然高于其內在價值,這時就會產生正的經濟泡沫。
信息缺陷是泡沫經濟的環境成因。信息缺陷,即信息不完全性使經濟活動的合理性以及市場的完善性大打折扣,“逆向選擇”降低了市場的優化配置資源的效率,“道德風險”削弱了市場的資金動員能力。更為嚴重的是,市場的信息及其交易中帶有很多噪聲,當噪聲大到一定程度時,參與資產投資者的市場行為就與實物經濟運行相脫節,甚至嚴重背離。因此,信息缺陷有可能加大市場的失衡狀態,對經濟泡沫起到催化的作用,導致非適度,即非合理性的泡沫經濟,甚至是惡性泡沫經濟。
有了以上解釋,我們可以對比下:1997年,投機需求是錢幣市場主導,農民賣牛賣羊買錢幣,他們是收藏嗎?2007年,沒有哪個地區農民在瘋狂到97年那個地步,隨之產生了大批真正的收藏愛好者。再者,1997年,網絡沒有普及,信息缺陷十分嚴重,這是導致泡沫經濟的導火索。2007年的今天,網絡交易成為主角,以前,馬甸盧宮是風向標,現在變成了網絡、馬甸、盧宮。
以上對比,我們可以看出:錢幣泡沫度,1997年明顯大于2007年。
對比8 第3套人民幣每年消耗量為大全套 6.1萬套 小全套 25萬套 其中絕品占32%左右 也就是說:2007年比1997年,存市量3版部分品種已經少了100萬套,當然不排除重復出現。(我就納悶,有那么多棗紅嗎?)
對比9: 耐跌度:2007年,普通品種下跌情況下,拋盤率低于5%(拋盤概念這里定義為低于市場價15%出售) 97年,專業人士拋盤率接近18%,老百姓接近65%(注,這個數據屬于隨即統計,僅僅參考)
對比10:3版幣97年與2007年價格比較
三版幣97-2007價格對比表(表摘自泉友之家) |
編號 | 名稱 | 97年價格 (元/張) | 2007年價格 (元/張) | 價格參考依據 |
1 | 藍二一角 | 3.8 | 2.2 | 整捆 |
2 | 藍三一角 | 4.0 | 2.2 | 整捆 |
3 | 紅二平一角 | 7.0 | 5.0 | 整捆 |
4 | 紅二凸一角 | 8.0 | 6.0 | 整捆 |
5 | 紅三平一角 | 14 | 14 | 整捆 |
6 | 紅三凸一角 | 26 | 18 | 整捆 |
7 | 二羅馬平二角 | 5.5 | 3.1 | 整捆 |
8 | 三羅馬平二角 | 6.0 | 3.8 | 整捆 |
9 | 三羅馬凸二角 | 25 | 35 | 整刀 |
10 | 無水印五角 | 8.0 | 5.5 | 整捆 |
11 | 凸版水印五角 | 12 | 14 | 整捆 |
12 | 平版水印五角 | 10 | 74 | 整刀 |
13 | 二羅馬一元 | 20 | 16 | 整捆 |
14 | 三羅馬一元 | 22 | 20 | 整刀 |
15 | 古幣一元 | 120 | 200 | 整刀 |
16 | 五星水印二元 | 200 | 400 | 整刀 |
17 | 古幣二元 | 250 | 600 | 散張 |
18 | 二羅馬五元 | 50 | 57 | 整刀 |
19 | 三羅馬五元 | 55 | 60 | 整刀 |
20 | 二羅馬十元 | 60 | 43 | 整刀 |
21 | 三羅馬十元 | 65 | 46 | 整刀 |
22 | 背綠一角 | 500 | 1100 | 散張 |
23 | 棗紅一角 | 750 | 2200 | 散張 |
24 | 背綠水印一角 | 600 | 15000 | 散張 |
對比11:國內環境
97年郵市經歷了十幾年的漲勢已顯疲態,股市中如長虹這樣績優成長股卻躺在地板上隨著股指不斷上揚,郵市中的資金象開閘般流入股市,沒有了資金的郵市象斷了奶的孩子。
07年股市樓市全面進入頂部區域,股市的一再瘋狂證明,主力資金已無第三市場可選,但其結局可能會出現三種局面,1、如果中國經濟數據支持,股市將在高位拉鋸,樓市進入有價無市階段。2、如更強硬的調控手段出臺,股市與樓市將逐漸步入長期調整。3、如經濟數據開始走低或政策性失誤,股市崩盤,樓市長期調整。這三種情況無論哪種都造就了郵市幣市長期的資金支持,而政策性扶持也相應到位,郵市中一波史無前例的大牛正在上演。(對比11摘自互聯網)
對比12: 國外環境:1997亞洲金融危機 1997
2007 :亞洲經濟基本屬于平穩發展
第二部分:1997年崩盤祥解以及1997年與2007年市場內外各種因素綜合比較之分析部分
我們把影響紙幣價格的因素,分成兩檔
第一檔:直接決定價格作用的因素
a人民可支配收入 b錢幣群體 c錢幣市場泡沫程度 d 消耗量 e國內資金狀況
其中,與a/b/d/e成正比,與c成反比
第二檔:間接影響錢幣價格因素
國民生產總值,網絡效應,媒體效應、國外形式等
用3版幣角幣為例子:
用97年崩盤價格,按照正反比關系,可以粗略估算出,3版角幣2007年甭盤度為0,上漲的區間上線不大于10倍,不小于2倍,其中10倍為保守數字,按照乘法與正比的關系,假想出來的上現區間。 2倍為僅僅考慮人民可支配收入計算出的價格。
因此,角幣100%崩盤價格是這樣的:
編號 | 名稱 | 97年價格 (元/張) | 100%崩盤價格 |
1 | 藍二一角 | 3.8 | 38元以上 |
2 | 藍三一角 | 4.0 | 40元以上 |
3 | 紅二平一角 | 7.0 | 70元 |
4 | 紅二凸一角 | 8.0 | 80元 |
5 | 紅三平一角 | 14 | 140元 |
6 | 紅三凸一角 | 26 | 260元 |
7 | 二羅馬平二角 | 5.5 | 55元 |
8 | 三羅馬平二角 | 6.0 | 60元 |
9 | 三羅馬凸二角 | 25 | 250元 |
10 | 無水印五角 | 8.0 | 80元 |
11 | 凸版水印五角 | 12 | 120元 |
12 | 平版水印五角 | 10 | 100元 |
大家不要誤會這個價格,這個是按照97年瘋狂吵作情況下,加上2007年社會條件下,100%崩盤的價格,實際上,價格應該是遠遠低于這個價位。這個10倍,意味著,如果按照97年那樣全國瘋狂吵作,再加上現在的資金,可以到達的邊界值,也就是瘋狂值。
按照正常情況下,達到97年價格2倍,還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市場能夠接受的。
3版高檔幣,由于存市量極少,上漲勢頭明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高檔幣風險,相對高于低檔幣。因為已經高于97年價格2倍。但是離100%崩盤值,還是有很大距離。 這也許能夠解釋,為什么橫盤那么久,沒有大幅度下跌的原因,這個是市場決定的。
結論:1997年崩盤,并不是吵作太過這一個唯一因素。它是由當時社會、經濟、文化因素決定的。吵作過度只是導火索。2007年,國內社會經濟文化都幾倍好于1997年,因此,1997的崩盤對于2007年基本沒有什么參考意義。人們不會再象97年那樣瘋狂,97年不會再到來。當經濟實力等各個因素都明顯好于1997年的時候,誰還在乎賠一點錢而著急拋盤?拋盤還會沒人接嗎?當錢幣泡沫程度遠遠低于97年的時候,還有人在喊錢幣泡沫嗎?沒有了。當收藏錢幣隊伍越來越大時候,還會因為一點風吹草動,就大家紛紛坐立不安嗎?還會因為一個布告,就天下惶恐嗎?當然不會了。大家已經從投機性改為理智型與投資相結合。已經從短期投資改為短期與長期結合,短期跌了,大家不賣,等。因為,有經濟基礎情況下,不會不賣錢幣就吃不上飯,誰還愿意賠錢賣東西?因此,可以說,1997年是歷史上的一種必然,是天真的老百姓與投機的消費者相結合的產物,是需要時間來遺忘的,但是,未來不會再出現1997年那種暴跌了。2007年,即使價格再漲,甚至再漲2-3倍,從理論上也不會出現大跌了。
第4部分:2007-2010年,所有潛在暴發型品種大掃描
1:所有3版角幣品種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3版角幣都有極大空間,從目前來看,市場上角幣成交也還是不錯的。
2:個別好品種如棗紅、車工、古幣1元等 當棗紅被背水拉開8倍的時候,有誰能相信它曾經是3版老大?未來幾年,這種補長是歷史必然。當車工每年消耗超過30萬套的時候,有誰還能知道,車工這么消耗,還能堅持幾年? 當古幣1元的存市量證明相當珍惜的時候,有多少人不喜歡,不想收藏呢?
其實,3版所有品種都不會差,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未來3版應該處于領先地位。
3:聯體炒: 聯體炒已經成為單獨板塊,其存市量極小,未來可塑性極強,很多有分析能力的朋友,已經開始搶購了,未來3年,當聯體炒成為一種時尚,最初幾年的聯體,會超乎我們想象的熱。
4: 2版珍品系列與次珍品整刀系列 絕品黑十、絕品綠3連號、絕品紅5連號、整刀黃5,紅1 未來2版會成為曾經的一版,以上品種都是很難求的,很多人會重金求購。未來大玩家缺的不是錢,而是世上上有的珍品系列。
5: 1版高檔幣
牧馬、蒙古包、瞻德城 當國外某些國家紙幣經常創下天價成交記錄的時候,我們這些新中國3珍,還停留在幾十萬與100萬之間,我們未來的經濟不會比國外差多少,難道,我們的珍品就那么不值錢嗎?
6: 作廢后的4版
4版不管什么時候作廢,都將是未來回報率最高的一種幣種。4版幣現在不讓買賣,是國家政策,我們必須遵守,但是,我們可以等價交換,互相交換。4版幣的棗紅、背綠、甚至黑十都會出現,只是,我們用時間去等,去靠。有個著名錢幣屆人士說過,3版能產生千萬富翁,但是,4版能產生億萬富翁。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感謝大家花費這么久看我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希望大家堅定信心,行情還在后天。我們把心態放穩妥,錢幣未來必然屬于我們這一批人。
天津老Q 楊磊 2007年6月2日星期六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10-4 21:17:55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