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
六字刀
真品估價數萬元
鑒
寶
問答說明:本欄目鑒定專家分別來自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市文物總店、廣州市集雅齋。讀者可將藏品圖片發至linlin@gzdaily.com進行咨詢,務必選用高度清晰照片。
文/圖 本報記者林琳
說明:本欄目所鑒定的作品均基于讀者所提供的原照片,如需進一步鑒定需要觀看實物。
本期專家:草芳老師
讀者:請老師幫我鑒定該枚刀幣(見上圖)是不是真品,價值如何。
鑒定:從圖片看,該枚刀幣的風格與真品有較大差異,且真品的刀把環較大,字體因為用鐵針劃寫而纖細突挺,而該枚刀幣不具有這些特征,可初步判斷為贗品。
該枚刀幣真品可稱“六字刀”,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所鑄造錢幣,也是春秋戰國錢幣中工藝、傳世量及價值首屈一指的一個品種。命名其為“六字刀”是因為該刀幣上有“齊招邦之法化”六字,也有“五字刀”、“三字刀”。刀幣與“明貝”可以互相換算,而一般1明貝為10個貝殼,歷來有100個明貝等于1刀和1000個明貝等于1刀等多種不同說法。
“三字刀”、“五字刀”均為流通貨幣,“三字刀”上寫“齊法化”,傳世最多,是主要的流通貨幣,其流通期間還出現圓錢亦作為流通貨幣,但目前對兩者間的換算還不能確定。“五字刀”在貨幣中屬于精美品種,出現于齊國最盛時期,當時為兩個城市所制造,因此有“安陽之法化”與“即墨之法化”兩種,安陽為當時齊國的主要商業城市,而即墨為首都。
“六字刀”出現在齊國氣數將盡時,是齊王逃離齊國后、返回齊國后為慶功所鑄造錢幣,不屬于流通貨幣,被稱為中國第一種紀念幣,學術界曾透露還有印章作為佐證。其工藝精美,堪稱春秋戰國錢幣之最。
在春秋戰國時期,不是所有國家都使用刀幣,只有齊國、燕國等及幾個少數民族地區使用,而齊國因為曾雄霸一方、實力雄厚,其錢幣最為厚重精美。除了刀幣外,當時還有布幣,由此可知,古代金屬貨幣多緣自生產工具,如刀幣緣于刀具,布幣緣于鏟子,而后來的方孔圓錢緣于織布的紡輪。勞動在古代的地位遠遠高于其他活動。
讀者:請專家幫我鑒定這枚光緒元寶(見左圖)。
鑒定:這枚光緒元寶是北洋光緒元寶庫平一兩,但由于其珠圈不整齊、字體輕浮無力,可判斷其不是真品。北洋光緒元寶庫平一兩真品是試鑄幣,極為稀少,價值頗高。在2006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曾推出一枚樣幣,估價75萬元,結果以82.5萬元易手。在圖錄中,該枚樣幣旁嘉德作了以下說明:“洋光緒元寶庫平一兩樣幣,此幣為特別版,重40克,普通幣重37克左右,此幣屬試鑄性質,留存絕少,系清代銀幣中之大名譽品,特別版更為少見,極珍罕,近未使用,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