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構算了一筆賬:如果將A股市場作為一個整體來計算,按照2005至2007三年可實現的凈利潤計算,平均每年需向股東分紅682.63億元。而截至8月22日,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股本為18319.41億股,則折合每股能夠分紅0.037元的紅利。而目前所有A股的均價為9.01元,如果依靠上市公司分紅,收回以目前股價計的投資成本,需要243.5年。顯然,資本市場依靠目前的分紅,對資本的吸引力還遠遠不到實體經濟所能給予的回報率水平,也遠遠低于銀行存款利率。
方正證券杭州勞動路營業部分析師楊慶華認為,證監會的這一新規,對限制上市公司再融資尤其是惡意圈錢行為有積極意義。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財務學教授、資本市場與會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姚錚則認為,要制止上市公司惡意圈錢行為,應該對再融資條件進行修訂,如規定公司過去幾年必須達到一定的盈利要求,并根據現有公司規模限定再融資規模。
低回報率使股市波動過度 上半年基金凈值跌幅見十年之最
上市公司分紅派息的低回報率,使得股市陷入了牛短熊長、高波動的怪圈之中,而長線持股的基金們一旦未能在牛市里及時套現,就會屢屢在熊市中損失慘重。剛剛公布的首批基金半年報披露了令投資者心痛的數據。據天相統計,48只基金今年上半年合計損失1792億元。其中,因為股票下跌導致的浮虧損失了1613億元,占比達90.02%。
基金在本輪下跌中刷新了多項紀錄--被動投資的上證紅利ETF的凈值最大階段跌幅達到了63.07%,主動投資的股票基金的凈值最大階段跌幅也達到59.87%。以中郵核心優選為例,半年報顯示,僅上半年該基金就虧損達到194億元。1月14日,基金單位凈值為1.2256元,到了8月18日僅剩0.5106元,跌幅達58.34%。
"上一次,我等了4年才解套。這一回不知道要等多久?"今年2月,基民劉春用剛發下來的年終獎購買了一只新基金。半年過去,該基金凈值已從最初的1元跌至0.5元左右。"這意味著要上漲100%才能翻本,太難了。"
基金凈值的迅速縮水,不僅令新入市的投資者目瞪口呆,不少擁有多年經驗的投資者也倍感意外。在我國基金業的發展歷史中,本輪下跌堪稱十年以來最猛的一次。因為即使在2001年到2005年的漫長熊市中,跌幅最大的基金也只是從1.0129元降至0.6497元,跌幅為35.86%;在本輪下跌中,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跌幅達到了47%,比上一輪熊市最大跌幅多出1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