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輪“熊市”究竟何時見底,能否企穩?
業內人士認為,股市回暖需要兩個外力:宏觀緊縮力度明顯放松,市場資金供應狀況改善。
受國際市場大幅下跌影響,繼9月16日跌破2000點關口之后,上證綜指17日繼續下行,收于1929.05點,股市重返“1”時代。
面對不斷創出新低的指數,對于股市何時能見底,投資者中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在下跌趨勢中,盲目猜底沒有意義,風險也很大;但也有人認為,不管底在哪里,隨著指數不斷下跌,必然是離底部越來越近,而不是相反。那么,究竟該如何看待當前的市場走勢?
2000點之下投資價值何在
當去年10月指數沖過6000點時,其中肯定包含了相當的非理性炒作成分。如今,股指已跌去了2/3,A股股價里是否還有泡沫?
日前,可口可樂公司提出,以每股12.2港元的價格收購匯源果汁,這一報價是匯源果汁之前在香港股市交易價格的近3倍。雖然這宗收購案引發了不少爭議,最終結果如何也不得而知,但卻提醒了人們,在股價的不斷下跌中,應當對中國企業的價值保持清醒的認識。
事實上,近幾個月來,在A股市場上,一方面有著“大小非”的減持,另一方面二級市場的增持和并購也在不斷涌現,如海螺水泥增持冀東水泥、五礦集團增持廈門鎢業等等。同時,上市公司股東和高管增持也值得關注,如新興鑄管大股東新興鑄管集團增持上市公司769.62萬股,海信集團增持海信電器70萬股等等。這些案例表明,目前的股價下,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已經逐步得到認可。
按照通行的估值指標,目前,上證指數靜態市盈率為17倍多,較歷史平均水平低47%。從國際比較來看,上證指數市盈率已低于美國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A股與H股之間的溢價也大幅降低。國泰君安證券的策略研究員據此認為,A股高估值問題已經不存在,國內估值水平雖未到達歷史最低水平,但已處于底部區域。
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是否會出現停滯也是市場所擔心的。東方證券研究員鄧宏光認為,剔除價格管制影響,上半年A股公司的盈利增速和毛利率水平只出現了微幅下降,表明其內生增長動力依然強勁。下半年隨著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回落以及價格管制影響的減弱,企業盈利增速將有可能出現回升。
內外部環境仍存不確定性
9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下調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及部分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這次利率下調是我國自2004年以來的首次降息,而存款準備金率也是自1999年以來的首次下調。市場普遍認為這是宏觀調控政策取向轉變的信號。
銀河證券秦曉斌認為,此次政策調整將增加投資需求,減小銀行壞賬隱患,改善企業融資條件,增強企業的生存環境和盈利能力,從而為A股市場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有助于改變目前極為疲弱的、單邊下跌的市場狀況,促進市場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