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統計局公布的8月份公布的CPI價格指數同比漲幅下降為4.9%,物價上漲壓力已經明顯放緩。
相比之下,8月份286.9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創下了歷史新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順差恢復性增長的背后不是出口增速加快而是進口下降幅度加大,這意味著國內需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萎縮,8月份工業增加值繼續下滑至12.8%更是明證。
“上周公布的M2增速開始出現回落和M1回落速度無疑表明存款定期化趨勢明顯,在流動性面臨萎縮風險的背景之下央行出臺放松信貸的政策也是情理之中。”中國銀行金融市場部的一位分析師表示。
投資者擔憂經濟放緩
不過,市場普遍認為,此次央行緊急出臺降低貸款利息和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要早于市場預期的時點。
中金公司在16日的晨報中如此評價該項政策提前出臺的原因:一方面美國金融市場動蕩升級,另一方面是對于中國經濟增速下滑過快以及房價下跌帶來風險的擔心。
中金公司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貨幣政策松動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往往存在滯后性,“因此市場投資者對于經濟放緩的擔憂可能甚于其帶來的實質利好效應,股市反彈有限。從估值上來看,亦離歷史底部有20%左右的空間,股市尚不具備反轉的機會”。
而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房四海在15日晚間發布的臨時緊急報告中則指出,央行的出手力度盡管不夠,“但反映了中央對于經濟增長嚴峻形勢以及中國PPI拐點以及全球通脹拐點的認同”;“期待更有力度的組合政策出臺,否則明年晚些時候將會出現通貨緊縮”。
“現在不能簡單地用估值或者資金供求等因素來解釋市場的下跌,”一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對記者表示,“央行的舉措顯然是在對于宏觀經濟不太樂觀基礎上所致,對經濟增長回落的預期進而演變為對于股市繼續下跌的心理預期是目前股市下跌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不容忽視。”
不過,也有機構人士對此持不同看法,“事情要分兩個方面來看,央行的舉措同樣也可以理解為政府積極主動保增長的決心,也降低了資產質量的風險。這樣看來就是一個積極信號。”
事實上,今年9月以來,隨著監管層陸續推出的各項利好市場棄之不顧而是繼續上演下跌行情,上證指數從8月初至今走出了7連陰走勢。
盡管如此,招商證券在本周的策略報告中仍舊認為貨幣政策轉向帶來的短線反彈可以預期,但市場至少還需要繼續筑底以消化大小非減持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