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快報 安徽張朝橋
三元紙幣1955年3月1日開始在國內發行,到1964年4月15日限期收回,流通了9年時間。三元紙幣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二套紙幣,它的誕生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由于當時受連續多年惡性通貨膨脹的影響,第一套人民幣的面額較大,單位價值較低及其他原因,難以適應新中國經濟發展需要。1952年,我國政府作出決定,改革幣制,發行第二套人民幣。但受當時物質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只好請擁有先進印刷技術的蘇聯代為印制。
最初,我國政府向蘇方提出印制面額為100元、50元、10元、5元四種,并沒有3元面額。7個月后,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發電報,通知蘇方改變印制方案“采用不超過三元和五元的票面”。在蘇方的努力之下,新中國第一套采用膠凹套印,版紋深、墨層厚、有較好的反假防偽功能的紙幣如期印完。自1953年9月底起,裝有成箱人民幣的列車一次次從莫斯科開出,前往滿洲里。中蘇雙方的交接在滿洲里火車站的列車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