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1月1日起第二套人民幣在市場停止流通以來,其深受收藏愛好者的青睞。這一套人民幣的主幣中有一種伍元票券,它又分兩種版式,即1953年版簡稱“53”版,1955年3月1日發行,1964年4月15日開始銀行只收不付,同年5月15日停止收兌;1956年版簡稱“56”版,1962年4月20日發行,1983年12月1日起只收不付。
這兩種版式的伍元券的正面圖案相同,均為各民族大團結;背面圖景相同,均為花符、國徽、漢、蒙、維、藏4種文字;票券規格均為16.5厘米×7.5厘米,可兩種版式又有5處不同之處,分別是:
1.票券上年號不同。“53”版正面年號為“一九五三年”,背面為“1953”;“56”版正面年號為“一九五六年”,背面為“1956”。
2.票券主色不同。“53”版正面為醬紫、橙黃色;“56”版正面為深棕、米黃色。“53”版背面為醬紫、橙黃色;“56”版背面為深棕、綠、淡紫色。
3.鈔紙水印不同。“53”版有實心五角星紋混合水印;“56”版有實心五角星紋混合水印和空心五角星水印兩種。
4.印制單位不同。“53”版由蘇聯代印,于1952年至1953年完成;“56”版由北京印鈔廠印制,采用雙凹印。
5.防偽暗記不同。“53”版未發現有防偽暗記;“56”版有防偽暗記4處,即正面中央圖景中維族女子手下有一個“人”字暗記,兩端花符下左邊有一個“五”字暗記,右邊有一個“六”字暗記;背面左邊花符下有“六”和“工”兩字暗記。
來源:收藏拍賣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