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幾個數據和美國對比一下就能看出中國距集郵大國強國的差距,美國有1600萬集郵愛好者,發行量一個億郵票不存在打折現象,中國集郵愛好者不足200萬,發行量不到1000萬的郵票在嚴重打折,再考慮美國人口和中國人口的數量比,差距就更明顯。這種問題不是市場問題,也不是集郵愛好者的問題,而是政策問題。郵政要想恢復集郵愛好者的信心,投資者的信心,不從根本上調整以前的錯誤政策是不行的,首先要恢復郵票的本質屬性,在郵政領域內全面放開使用,包括特快專遞使用郵票,維護郵票的權威性,不能讓中國郵票不能在郵政使用的笑話再繼續下去。其次要全面放開銷售,重要的要拋開急功近利的作法變相高價銷售新郵,而是要依郵政法要求面值銷售新郵,逐步取得集郵者和投資者信任,以圖長久良性發展中國集郵事業。
再說投資者,○八年郵幣卡投資者和股票投資者一樣慘,期待的奧運行情沒有走出來,攔腰斬的價格讓很多借債甚至高利貸來投資進場者虧損累累,錢貨兩空,一些莊家大戶也深套其中。那么奧運會后隨著奧運收藏熱奧運郵品可能會有反彈行情,這是減虧出局的最后機會。關鍵是投資方向的選擇要慎重,長期投資要從安全,消耗,精品方向入手投資,避免追入熱炒品種投機被套。歷史上成功投資郵票的兩個例子投資者可以借鑒,一個是朱德票,因為長期打折沒有人重視,最后在有心人挖掘下從0.25元漲到15元,現在也穩定在10元以上。另外一個是“共創未來”,票,20分面值,最低打折到10分,漲到2.5元,現在也在2元左右。這體現了郵票投資以小搏大的精髓,共贏理念的勝利。
奧運后對投資者有利的方面主要體現在通貨膨脹加劇,郵幣卡等收藏品作為保值增值載體而有強大的需求,在保值并有賺錢效應刺激下,行情高潮可能在奧運后展開。另外一個對投資者有利的是郵政政策可能改變,在郵政歸交通部領導以后,一些錯誤政策有可能得到糾正,郵政法也會盡快出臺,行情的機會也會在規范中逐漸體現。在題材方面國慶六十周年紅色題材和上海世博會題材會逐漸占據市場主流,準確把握,提前布局是投資成功的關鍵。
奧運會后中國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郵政和投資者也一樣,冷靜思考,選擇正確的方向,走好奧運之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