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到伯媽家,5個小孩在一起耍鬧,嘰嘰喳喳,伯媽煩了,笑罵道:“把把掉進鍋里——炒屎(炒死)”,“把把”是湖北的土話,大便也。從此,這句歇后語我記了一輩子。如今的網站上,忽然流行起“炒死”一詞來,大有新解的必要。
把把,概指我們敬愛的郵總發行的所有新郵。郵人說郵總是會生崽的老母豬,多生而不優生,只要能賣錢,就無窮地生。這個比喻不恰當,因為這兩年新郵明顯減量了,從3800萬降到1000萬,是集郵上帝給她上了節育環。所以改個比喻,把它比做隨地大小便的寵物狗,那些變幻無窮的大小版、郵資封片等就是他們的“把把”,拉出來以后,被放貨公司以及二傳手扔進郵市這個人肉鍋里,被莊家反復炒作(炒屎),里面的銅臭味芬芳四溢,最后倒了眾人的胃口,沒人跟盤了,于是就炒死了。
你看,那盛囂一時的裘千丈“奧運片”,不是已經從9元跌倒1.8元無人問津,成為臭狗屎了么?那在綿陽被雇人排一次隊50元的疊影印張,不是在那里暗自流淚么?每炒一次,就抬舉起一小戳百萬富翁,套死一大批可憐散戶,他們事后再聞那些炒貨,只怕連腸子都要吐出來。
把把掉進鍋里——炒屎吧,炒一個死一個、炒一個臭一個,這難道是中國郵市特色?
當然,今年以來,還有例外的,那就是足球A,可那是明莊長莊,是可以讓你放心長線投資的,并不是新品。
作者:吳榮先 來源:中國郵幣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