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受歡迎 違規暗流仍須防 俞 敏 |
發布日期:2004-10-1 10:4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利好政策受歡迎 違規暗流仍須防 俞 敏
九月的開始,對廣大郵市參與者來說應該是一個出乎意外的時期原本大家都盼望著國家郵政局能盡快公布銷毀庫存的具體情況,以證實此項政策是否切實得到了執行,井希冀著具休情況的公布能為秋季行情的產生添上重重的一塊砝碼,不過時至下旬,相關的訊息還是無聲無息,反倒是9月15日國家郵政再次對加強內部管理、杜絕違規行為進行具體規定的一份通知成為了出人意料的利好消息,該通知中所顯示的態度之嚴厲、措施之具體、處罰之從重都是以前所未見的,因此立即在廣大郵市參與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特別是作為市場經營主體的郵商更是議論紛紛,結合通知對市場的影響、對郵市發展的意義和對自身經營的作用等做了多方位的評估,形成了三點認識。
一是通知的出臺使凈化郵市環境、規范市場行為有了切實的保障。此次通知精神直接反映了國家郵政局對目前郵市中所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郵政自身的違規行為對市場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有了高度重視、認真對待的態度,并已著手從制度、規范的角度來加以改進,通知中的措施非常具體,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特別是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更是前所未有的,這對遏制違規、凈化市場運行環境是一個重大利好,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部門應有的作為,值得嘉許。通知為創造一個良性運行的郵市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如果通知精神能夠得到貫徹落實,那么郵市的面貌將出現大的改觀,這是多年來廣大郵市參與者特別是郵商所渴望的,非常符合郵商和其他郵市參與者的根本利益訴求;二是通知的出臺將進一步加大秋季行情產生的可能性。對于目前大家所期盼的秋季行情能否如愿來臨的問題,郵商們認為,通知的出臺無疑是一針“強心劑”,雖然銷毀庫存的確切情況久盼不至,但通知的出臺彌補了這一遺憾,甚至比公布銷毀庫存的情況更讓人心情激動,畢竟銷毀只是暫時性的措施,只能解決部分問題,而通知精神一旦得以落實,那么能解決的將是郵市長期發展的根本問題。具體到眼前來看,金秋十月即將到來,雖然今年郵市運行的狀況較之前兩年有了比較明顯的改善,但是大家對秋季行情真的能產生與否依然有不確定感,特別是缺乏足夠的支持因素和契機來增強大家的信心,而通知的適時出臺無疑起到了“及時雨”的作用,使得有些蠢蠢欲動的市場有了向上運行并形成秋季行情的理由,而廣大投資者也絕不會輕易放棄這個難得的機遇,通知對市場的刺激作用將會非常明顯;剩下的就是市場如何把握的問題了;三是對通知精神在各級郵政能否得到切實貫徹尚存疑慮。許多郵商表示,國家郵政主管部門以前也曾經出臺了不少類似此次通知精神的規定,有的也相當詳細、相當嚴肅,但一到具體落實上就打了折扣,違規現象從暗到明、從小到大不斷發展,而在監管和處罰上卻是越來越薄弱、越來越無力,直至根本起不到應有的警戒作用,這就是在執行上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同時也是管理不力的真實體現,因此對于此次的利好政策,除了肯定政策本身以外,更大的問題即如何切實執行和貫徹將是今后一段時期考驗郵政的最好“試金石”,如果執行得力,違規現象受到抑制甚至杜絕,那么證明政策的制定是有效的,執行是有力的,郵政是值得信賴的,郵市發展是有希望的,反之,則此次通知就只能與以往的規定一樣,用不了幾天就成為“空文”一紙,對郵市的打擊也將成比例加大。
不過白玉微瑕,就在通知出臺后不久,就有郵商發現仍有部分公司貨源在向市場違規傾銷,雖然規模沒有以往那么大、品種也沒有以往那么多,方法也更隱蔽,但與通知精神比較起來,仍然是一個不和諧音,有郵商戲言:“這有兩種可能,要么是有些公司還沒有收到國家郵政局的通知,屬于‘不知者不怪’的范疇,要么就是對通知視若無睹,故意頂風違規。后者完全應該從重處罰,至于前者,那就是郵政多年的教育沒有起到應有的警示作用,同樣沒有逃避追究的理由,抑或在各級郵政眼里,國家郵政局就是個招牌,就是個供著的泥菩薩,中看不中用?”雖然有揶揄、激烈的成分,但話粗理不粗:在國家郵政局新的通知精神下達以后,仍有個別郵政企業置若罔聞,這著實反映出郵政在內部監管上所存在的突出問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這是一個部門混亂失控的表現,而一個在宏觀上調控郵市的部門存在這些問題,那么郵市的運行又從何保證呢?我們不用計較違規放貨的品種多還是少,規模大還是小,方法公開還是隱蔽,只要存在這些現象,就仍然說明管理上還是存在漏洞,程度上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問題。
不可否認,違規現象之所以產生并長期存在,這與各方利益有著密切的關系,對部分郵政企業而言,違規放貨是實現自身利益的一種“捷徑”,反正自己手上有原始貨源,再低的價格可能都有利可圖,因此盡快將花花綠綠的郵品變成口袋中的現錢就是關系切身利益的大事,馬虎不得,于是對這些企業而言,違規放貨就是“必然的選擇”。而對于郵商而言,要想維持經營并獲得更大的利潤,設法低價弄到原始貨源是最符合利益訴求的,于是違規放貨就有了承接盤,就有了市場,在與許多郵商的接觸中筆者感到,基本上每個承接過違規貨源的郵商都能意識到自身的行為對整個市場的發展是不利的,從根本上既是損害市場利益,最終也將是損害自身利益的,但在現實情況下,在維持經營、獲取利潤的誘惑下,還是有意無意地充當了違規風氣的“助長者”角色。郵商們普遍認為,要想杜絕違規現象,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郵政企業與郵商利益關系的問題,必須通過制度化建設來堵塞違規行為產生的源頭,并通過嚴格規范地執行制度來保證取得實效。而國家郵政局9月15日下發的通知就為實現這種美好的愿望創造了條件、提供了現實可行性,但話說到底,如果堅決的落實與貫徹,再好的政策與制度都是空談,郵商們迫切希望國家郵政局抓真的、干實的,嚴格依照通知規定加強內部監管,從嚴懲處違規行為,雖然這樣動真格會在短時期內損害郵政自身的利益,也可能給部分郵商帶來一些損失,但從長遠來看,只有這樣才能換回郵市明天的發展,也才能為廣大郵商和其他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多的機會,這才是郵市發展的根本之道。對于在通知下發之后依然頂風違規的現象一定要充分重視,絕不姑息,不能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的情況再次發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