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發行的紀特郵票絕大多數是郵局全張票小版化(郵人習慣稱為小版票),有的甚至比小版張還要小。按理一些預訂4-5套新郵的集郵者自然可享有整版在4-5套以內的小版票,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小版票基本被郵局強行“破版”銷售給預訂戶,由此而引起了廣大集郵者的普遍不滿。
郵政部門的解釋是是為了抑制炒作。其實大家都很清楚,集郵者預訂的幾套郵票是基本不可能將其中的小版票拿到郵市炒作的,即使有個別會這樣做,對郵市炒作也根本不會有多大的影響,這一點郵政部門也并非不清楚。再說集郵者預訂的郵票要“破版”,郵市上成批連號的整版票公開銷售,相關部門為何熟視無暑?
郵局全張票小版化與“破版”發行明顯是相互矛盾的問題。郵政部門稱郵局全張票小版化是為了滿足集版票愛好者需要,而反過來又說供應預訂戶的郵票“破版”是為了抑制市場炒作。既然售給預訂戶的郵票都“破版”了,又如何滿足集版票愛好者的需要?既然“破版”是為了抑制市場炒作,郵局全張票又何必小版化?小版化了又是為了誰?市場上的整版票又是從何而來,并且允許公開銷售?這不是明顯的自相矛盾嗎?
很顯然,郵局全張票小版化,實際上真正的集郵者并未從中受益,反倒是助長了郵市炒新之風,并通過惡炒新郵為各級集郵公司出貨提供有利條件,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同時“破版”使集版票愛好者除預訂郵票外,還必須花高價到郵市購買整版票,加重了集郵者的經濟負擔,挫傷了集郵者的積極性。
作者:吳貴祥來源:中國集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