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違規“新政”出臺盼郵市順風揚帆 |
發布日期:2004-9-23 13:3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據了解,國家郵政局9月15日出臺了一份新的《通知》并已傳達到各級郵政,《通知》重申將嚴格執行“六個嚴禁”,并對集中放貨、提前發售新郵等一系列違規行為提高了處罰標準,揭開了新一輪懲治違規和重塑郵政形象的序幕。
這份《通知》的內容比以往發布的各類文件有了明顯的細化,其核心內容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再次強調嚴格執行“六個嚴禁”,認真落實“八項措施”。
眾所周知,“六個嚴禁”和“八項措施”是國家郵政局為了遏制日益嚴重的違規放貨、提前發售新郵等行為而推出的規定,對郵政企業的行為有著指導和規范的重要意義,顯示出郵政樹形象、得民心、扶郵市、得雙贏的良好愿望和積極態度,推出后曾經受到市場的廣泛歡迎。但是由于涉及到各級郵政的切身利益問題,因此在執行中很大程度上被打了折扣,違規行為雖有所收斂,但屢禁不絕,而此次再次重申“六個嚴禁”和“八項措施”的目的和意義就在于既表明了國家郵政局對違規行為依然存在的重視程度,提醒各級郵政局決不會對違規行為放任不管,具有“最后通牒”的意義,又再次向郵市投資者顯示出郵政對投資者的尊重和對市場鼎力支持的態度,一舉兩得。
二是細化了相關規定,從源頭堵漏。
《通知》中對郵品的各項管理規定盡可能地予以了細化,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對郵品包裝盒的保存年限和集郵品管理的規定,為了防止各級郵政企業以散票散張調換原封原盒的郵品,《通知》中特別要求各級郵政不得為任何人調換原封原盒的郵品,同時規定包裝盒要保存兩年備查。而對于集郵品中所含的郵資票品則特別規定不得拆出出售,只能按照集郵品銷售,同時集郵品中郵資票品上的編號必須予以登記。這些非常具體的規定使得違規行為產生的根源受到了抑制,從制度上防止了違規貨源的產生,從源頭上堵住了漏洞。
三是加大了處罰力度。
考慮到以往的處罰力度不足,各級郵政的違規成本過低,起不到足夠的懲罰和警戒作用,此次《通知》中明顯加大了處罰力度,一方面是擴大了行政處分的范圍,嚴厲追究集中放貨、提前發售新郵等違規行為的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對單位負責人予以撤職,對上級單位主管領導予以處分。另一方面則是加重了經濟處罰力度,除了改變罰款金額的計算方式、提高了罰款力度外,還將是否有違規行為納入單位年度效益考評的指標中,如有違規,則在單位年度效益考評中扣除相應的分數,同時規定罰款中的一部分由直接責任人個人承擔,行政與經濟處分雙管齊下,大大提高了各級郵政的違規成本,使制度的落實有了切實的保障。
綜觀《通知》精神,用“準、狠、實”來形容比較恰當,“準”的是抓住了目前對郵布危害最明顯、對郵政形象損害最大、民怨最強也最需要解決的違規放貨、“早產”等問題,找準了“要害”;“狠”的是敢于動真格,將處罰措施具體細化,并將處罰的矛頭從單位擴大到了個人,貫穿了“責任追究”的精神;“實”的是具體措施切實可行,有可操作性,而不是僅流于書面。這三點充分保證了《通知》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威懾力,完全可以從實質上對郵市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而通過各種渠道得知此《通知》精神的郵商們也紛紛對違規現象和《通知》內容進行了比較透徹的分析與研判,對《通知》的意義與作用普遍持肯定態度,并熱切期望郵市能借此東風揚帆直上。
郵商老齊對違規行為深惡痛絕:“違規現象存在了這么多年,一方面說明郵政內部管理存在著嚴重的漏洞,另一方面則說明郵市確實還處在一個發展的初級階段,但違規現象越是厲害,郵市的發展就越是受阻礙,不解決違規問題,郵市的發展就是空談。這些年郵政主管部門也先后出臺了一些規定,但收效甚微,我覺得主要還是政策可操作性不強和政策落實不力的原因,從最新的這份《通知》的內容看,可操作性明顯增強,如果據此操作,應該可以取得預想的效果,現在最關鍵的還是落實的問題,這要靠制度的保證和國家郵政局的大力監管,如果能切實解決違規問題,那么郵市出現一輪大行情絕對不是一個夢。”
郵商小劉自稱是個靠公司吃飯的人,“這些年靠公司貨源和郵品‘早產’確實得了不少實惠,不過有時心里也不是滋味,因為自己也知道這樣做的后果對市場而言無疑是具有毀滅性打擊的,市場垮了,自己吃飯的地方也沒了,因此,我不反對對違規行為采取行動,但前提是必須堵住違規的源頭,如果放任違規行為沖擊市場的話,那么我又何必放著錢不賺呢?從這次的《通知》來看,似乎國家郵政局是動真格的了,這是多年來所未見的,因此我現在是懷著既渴望又觀望的心態來看待,只要《通知》精神能落實,那么市場向好是無疑的,有了好的運行環境和更多的機會,我也就完全沒有必要再靠接違規盤來吃飯了”。
郵商蘇先生也曾經接過公司的貨源,也在新郵“早產”中經歷過起伏,他的話比較客觀:“靠公司違規放貨或提前出售新郵吃飯的確能賺錢,畢竟你手上就容易搞到貨源,多少能賺些,可話說回來,如果郵市能夠持續穩定發展,不斷有行情出現,那么這種收益要遠比前者來得可觀,因此對《通知》精神我還是非常贊同的,不管出發點是怎樣的,客觀上應該是對郵市的發展有利的,只要能落到實處,不愁郵市沒出路。”
郵商劉女士表示,《通知》的實質說到底就是一個自律的問題,國家郵政局希望通過自律的方式凈化行業風氣,塑造自身形象,重樹郵政威信,同時對目前比較冷清的市場起到支持和促進的作用,就這一點來說,國家郵政局的勇氣和決心是可嘉的,但另一方面,市場經營者也需要自律,那就是自覺地按照公平、公正的方式進行競爭,自覺地抵制違規行為,從保護市場的角度暫時舍棄自身的小利,為市場創造一種良好的運行氛圍,只有通過郵政和郵商兩方面的自律,市場才有可能始終在一個比較平穩的通道中運行,郵市才能有光明的前景。
作者:俞 敏來源:大江南收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