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密集發行”(俞敏) |
發布日期:2004-9-12 9:4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作者:俞敏
進入九月,剛剛度過歇夏期的投資者又面對著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新郵的密集發行期,根據發行計劃,九月將有五套新郵發行,成為今年發行最為集中、發行頻率最高的一個時期。許多投資者認為新郵的密集發行是個利空,將對市場造成極大的沖擊和資金壓力,阻礙郵市向秋季行情的發展。但是,也有部分投資者認為,對于密集發行問題我們應該辨證地看待,在看到其不利影響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它給市場帶來的投資機遇。帶著“密集發行”這個問題,記者走訪了部分投資者。
一、您是怎樣看待新郵密集發行的?
郵商趙先生和投資者老劉的看法驚人一致:“看新郵密集發行必須結合郵市的實際情況,在目前郵市整體比較疲軟的情況下,一個月發行五套新郵自然會給人造成一種壓力感,大家主要還是擔心市場資金能否承受得住新郵的沖擊。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現在郵市正處于高峰期呢?相信沒有一個郵商和投資者會說新郵發行太密集的,在市場不斷上行的過程中,幾乎每個郵品都能實現不小的收益,對投資者來說,絕不是郵品過剩而是拿不到貨的問題,1997年郵市高峰時不就這樣嗎?所以說,新郵密集發行是個相對概念,今天看起來是密集發行,等下一次市場大潮再起的時候,這樣的發行頻率肯定還有人大呼不夠!
郵商張先生坦言:“我認為新郵的發行頻率冶前還是比較正常的,綜觀今年的發行計劃,基本上每個月保持在三套左右,與往年沒有太大的拯拐吐誰易不過因為今年九月的題材比較多,因此比冬般刃份多出兩套也屬正常,每年總會有個發行的離峰期,只要不過于頻繁,市場完全可以承受得住奮而且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看新郵的發行量,事實上,九月發行的新郵雖多,但發行量并沒有提高,有了這個條件作為支撐,市場完全有能力接受,根本無須過于擔心。”
二、您認為九月新郵密集發行會給經營和投資帶來怎樣的影響?
郵商老齊聽完這個問題微微一笑說:“其實我倒覺得這給我的經營帶來了一定的機會,做郵商的都知道,品種越多,顧客的選擇面就越大,你的攤位就有吸引力,顧客光顧的就多,雖然并不一定都成交,可至少給客人留下個印象,那就是你這里什么都能買到。九月出五套新郵,其中有四個小版張,我所經營的品種又將豐富許多,至少我的攤位又能吸引不少的‘眼球’,我樂還來不及呢!”
投資者小張認為:“從新郵預報來看,九月發行的幾種新郵特別是小版張題材、發行量都差不多,因此我相信,其中肯定會有適合投資的品種。大家的投資選擇過于集中其實不是一件好事情,只會人為地抬高郵品價格,如果有投資潛力的郵品多一些,那么投資者的選擇面也就會寬一些。我相信,九月發行的五套郵票肯定可以讓我們多一些選擇。”
三、您認為新郵版式改變后會沖擊小版張的市場地位嗎?
投資者奚先生認為:“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那就是小版張是國際集郵發展的一種潮流,目前已經成為各國發行新郵的主要形式,國家郵政局一改以往新郵的大版形式,全部采用小版張和小版票,無疑是與國際接軌的一種表現,無可厚非;其次,自從2003年新郵小版張開始出現后,這種形式得到了廣大集郵愛好者和投資者的廣泛認可,事實證明,我國的集郵群體和市場人士是比較偏愛這種版式的,既然有需求,又能實現郵政收益,那么全改為這種形式完全可以理解,也應該是一種傾聽大家呼聲的表現;最后,雖然新郵都改為小版形式,但大家可以注意到,由于國家郵政局對新郵面值進行了下調,因此目前小版張的發售價格其實并不高,甚至低于以往小型張的價格,這對鞏固小版張的市場地位,吸引更多的收藏與投資者是大有好處的。因此,我個人認為,目前的這種改革非但不會削弱小版張的市場地位,反倒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小版張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促進其更好地發展!
郵商唐女士認為:“就我而言,我歡迎這種改變,因為自從03小版張出現后,就逐漸確立了市場主力品種的地位,特別是在目前郵市整體萎靡的情況下,投資者和收藏者的需求都不旺,惟獨小版張還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郵商都靠著小版張才能勉強維持,你說我能不歡迎小版張嗎?小版張多了,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新郵打折的狀況,另一方面也能讓我們的生意多起來,對郵政、對市場都有好處的事兒,何樂而不為呢?”
三、您認為炒作新郵對目前的郵市有怎樣的影響?
郵商老齊談道:“我認為就郵市的長期發展而言,炒作新郵肯定會帶來消極的影響,會將市場的資金引向一個深不可測的無底洞。但是,這種現象的存在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既然它能這么長時間存在于郵市之中,那么說明它必然有生存的道理,事實上,在這些年來郵市大多數時間里都處在低迷的窘境中,市場極為冷清,如果不是還有炒作新郵的現象存在,我想市場的狀況肯定還要糟糕,從這個方面來看,炒作新郵至少還為市場維系了一些人氣!
投資者吳女士認為:“炒作新郵既然存在,那么說明肯定有得益者,投資市場就是這樣,有贏有輸,有得益者,那么它就自然不會輕易地消失,在現階段,炒作新郵事實上可以起到一定的烘托市場氣氛的作用,因此其存在是有必然性的,解決這個問題恐怕還得等市場真正成熟以后,當然,這不等于說炒作新郵就是好事,從本質上來說,它對市場的影響還是弊大于利的,至少我不會參與炒作新郵。”
上述郵商和投資者的談話雖然各有不同的側重點,考慮的角度也未必一致,但多少反映出與擔心“密集發行”會沖擊市場的人士所迥異的看法,他們更注重將“密集發行”放之于一個客觀的環境中去考量,也能比較理性地看待炒作新郵在目前郵市中存在的必然性,對小版張形式大多持認可的態度,因此井不過分擔心密集發行期的到來,甚至認為密集發行對經營和投資而言好有一定的益處。事實上,這些郵商和投資者的看法是不無道理的,雖然我們并不支持與鼓勵炒作新郵,也不希望看到郵品盲目擴容,但在目前郵市比較羸弱的狀況下,適度地炒作新郵確實會為市場帶來一定的短線機會,而新郵小版張的相對密集發行也給郵商拓寬了經營渠道,而小版張取代大版張成為新郵的主要版式更是確立了小版張的市場地位,為廣大投資者今后的決策提供了方向,正如我們不能否認炒作所帶來的弊病一樣,我們也不應輕易否定目前狀況下上述情況存在所能創造的機遇,關鍵還是我們的認識一定要客觀。
來源:大江南收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