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樣張遭郵市炒作,山東郵政有話要說 |
發布日期:2004-8-10 19:2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八仙過海"樣張遭郵市炒作 山東郵政有話要說伴隨近日《神話一八仙過海》小型張發行之際,全國郵市不少地方出現了炒作"八仙過海藝術印品"的現象。很多人后來才認識到,他們炒作的是紀念張,而且還開出期貨價,被替公司放貨的郵商高拉到60元左右,但是開盤后卻出現下跌的狀況。
一些人炒作山東省集郵公司發行的"八仙過海藝術印品"未能如愿反而賠了錢。這些人紛紛把矛頭指向山東省集郵公司,有的甚至還開始謾罵,給山東省集郵公司及其發行的"八仙過海藝術印品"蒙上陰影。
近日,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他們指出,為配合國家郵政局發行山東題材"八仙過海"特種郵票,拓展和豐富相關集郵品的內容和藝術形式,山東省集郵公司經反復論證研究決定適時發行"八仙過海藝術印品"1套5枚。其中"雕刻分色四連藝術印張"4枚、"八色膠印紀念藝術印張"1枚。
為了擺脫以往印刷紀念張藝術品味低,無限量發行,不甚受歡迎狀況,試圖以全新的面貌為收藏界提供一種新的印刷藝術收藏品,山東省集郵公司從三方面入手,以求提升它的收藏價值:一是請著名畫家專題創作,以提高藝術性;二是請專業印刷廠印制并采用許多先進的印制技術和防偽手段,以提高印制工藝性;三是采取藝術印品的國際慣例,編號、限量、絕版的發行方式以增加信譽性。從已面市的成品看確實非常精美,嘆為觀止,深受真正收藏者的喜愛。同時,它作為中國收藏領域中藝術印品的第一號,也確實引起了郵市的關注及諸多郵商投資炒作的欲念。
據了解,山東省集郵公司對這一精心栽培的藝術收藏品,在實際運作和發行過程中并沒有被前期呼聲較高所沖昏頭腦,當時他們還是采取較為謹慎、嚴肅、低調的態度來對待,早在設計印刷過程中,社會上就有人通過各種渠道,有找印刷廠的,有找各公司直接或間接的要求大量預訂,均被他們婉言拒絕,怕的就是惡意炒作,傷害一些擊鼓傳花的人,更重要的是毀了這一新生藝術印品的聲譽,影響長期發展。為此,他們在專業報刊上,《中國郵政報》7月9日第622期、《中國集郵報》7月13日第53期以及《集郵》雜志2004年第7期上,做"八仙過海"郵品廣告宣傳的同時專門配發了"八仙過海藝術印品鑒賞"文章,以期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們如何認識鑒賞和收藏。
山東省集郵公司負責人在接收采訪時表示,盡管事先努力做了宣傳說明,但在距發行日還有十天時,郵市還是出現波動,期貨價竟高達50元以上,高于發行價近四倍之多,這實際預示著市場上有人在做空頭,必將引起惡意炒作。對此山東省集郵公司所采取的唯一措施,只能是行政手段,于是他們于7月23日以魯郵政票品〔2004〕20 號文就"八仙過海郵品銷售有關問題"通知全省各市局,采取各種措施確保八仙系列郵品特別是藝術印張各種郵折的正常順利發行。通知中明確提出要求;一是不允許裸張銷售;二是確保銷售到真正收藏愛好者手中;三是相關發行地要采取限購措施,防止套購炒作。
然而,在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上所呈現出的經濟現象,是不依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其一、發行部門無法制約有人做期貨,就像股市上有人要做空頭一樣;其二,凡是出售的商品就不可避免地流向已建立和開放的市場,想做投機生意的人總會千方百計地克服種種周折一定獲取他所想要的貨;其三,發行者無力也沒有必要保證大小投機者們都能賺錢。就像目前投機股市一樣。市場經濟規律和事物發展規律,是一種客觀規律,對于不掌握規律的人,好像總是在捉弄他們,期望值越大失望就越大,商品的期貨價越高,投資風險就越高,商品陷阱就越深。
山東省郵政部門有關認識說,他們在發行日當天蓬萊首發現場看到,來自各地的郵商在紛紛加價套購"藝術印張"郵折,而實際當天的開盤價已低于期貨價的30%左右,后來隨著貨源不斷入市,盡管量不大但其市價則一路下滑,使得許多投資商損失不小。
據悉,最近山東省集郵公司將組織由新聞媒體、公證部門、設計者、印制者、發行者共同參與的毀版儀式,爭取良好的社會信譽和完美的商品形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