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漲的還在漲 該跌的依然跌 袁巨賢
本周郵市的人們討論的重點是國家郵政局郵資票品司司長劉建輝關于“郵票不是投資品種”的答記者問,此言一出立即引來軒然大波,申討檄文如雪花漫天。市場好象也因此下跌。
年冊價格受公司貨源的沖擊出現下跌,“03小版”大多橫盤整理,“04小版”再次盤跌。行情再次步入低谷。
本周,2004年的年冊和份票到場貨源出現了一些變化:份票到場貨源仍然很少,而年冊的到場貨源卻很多。由于總公司年冊的大量涌入,導致其市價大幅度下跌,由最初時的130元(不含《贈送猴》,含《贈送猴》最初市價150元)下跌到目前的125元,成為2004年年冊當中價格最低的品種。而份票的情況卻有所不同,由于受到嚴格的控制,份票到場貨源量稀少,不過,價格卻也隨著年冊價格的下跌而逐級盤跌,份票的價格在本周有最高時的117.5元回落到目前的114.5元。今年年冊行情走勢如此,估計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年冊的銷售期太長。不知道元旦過后的市場會是何種表現。根據我個人的分析,元月中旬以后,年冊行情應該進入火熱期。
元月5日,2005年的第一套郵票《乙酉年》就要面市,這套票的表現如何,我想很多人都比較關心。我的看法?“看多而不做多”!
似乎有些矛盾,其實不!看多的理由:2004年的品種已經全部出齊,郵政除了在年冊和份票的貨源控制上做些文章外,其余的高招實在是缺乏,至少我還沒有想出來。但是,年冊和份票相對于2003年年冊的價格,已經高出了很多很多,要再往上做,郵政的難度太大,消費者不買帳是2004年年冊銷售欠佳的根本原因,他們不可能不放貨,不可能將這么多的東西全拿來寄信用。而2005年新郵的預訂情況絕沒有他們所宣揚的那樣火暴,老鼠下崽——一年不如一年是切切實實的。怎么辦?我們大家齊心協力來替郵政想辦法吧!想來想去,道路只有一條,象2004年的《甲申年》那樣——做一把!嚴格控制貨源,破版、打孔,極盡所能,將《乙酉年》價格做起來。目的?將2004年的東西順利放出來,還有更長遠的規劃——讓你們求著我將2005年的新郵訂出去!2004年初的行情不就是這樣的么?最近成為千夫所指的劉大人不就是這樣說的么?誰說郵市行情不好?集郵者不是哭著喊著求著要訂新郵么?
如此看來,對于《乙酉年》雞版,我是堅決地看多。但是,我無法做多。做多新郵,不是又在為郵政買單么?
我們在近期必須做多,但不是《乙酉年》等新郵,2003年的、2004年的,還有那么多的好東西都可以做。其它的一些東西,就等到下次在敘吧,反正市場還依然存在,并沒有因為劉大人的幾句話而關了張。
信息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