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方的決心與集郵者的信心 張健初 |
發布日期:2004-12-25 9:3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發行方的決心與集郵者的信心 張健初
2005年頭3套新郵發行量公布,給了郵市鼓勵的信號。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除“乙酉雞”外,另兩套“西氣東輸”和“臺灣古跡”都為套票小版張設計。套票小版張是采取連印方法,集數套郵票為一身的小版形式,目前最受集藏者歡迎;其二,“西氣東輸”和“臺灣古跡”發行量公布均為1000萬,繼續保持壓縮態勢,相對2004年單一版式的套票小版張,甚至略有減少。
一方面斬釘截鐵取消“版式二”,一方面不在“量”上玩障眼法,發行方為推動郵市良性發展,應當說,不僅下了決心,而且還付出了巨大代價。2004年除“甲申猴”外,先后推出的“版式二”共有11款,總面值為6244萬,如果加上開發郵品的附加值,其總值應該過億。如此之大的經濟利益,說抹就從賬面上抹去,對于決策者,僅僅需要膽略是不夠的,還需要長遠的眼光。
回望2004郵市,“版式二”是其中最活躍的板塊,其中面值6.40元的“雅典奧運會”,借席卷全球的雅典奧運熱,一開市就定位在高高60元上方,幾乎為面值的10倍。其它各款如“華南虎”、“綠絨蒿”、“中國名亭(1) "等,也有相當不俗的表現。年末市場低迷,“版式二”整體市價,仍在面值3-5倍左右。但同是這些品種,單套票走勢就非常弱,幾乎套套打折。其中80分平信郵資在9.2-9.5折上下,帶有2元面值的品種,降幅在15%-25%之間。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版式二”為誰而發,明眼人一看便知。
2004單套票中表現出色的,分別為“清明上河圖”、“鄧穎超”、“鄧小平100周年”、“雞血石印”等4套票。除“清明上河圖”外,其它3款均為單一版式的套票小版張。其中“鄧穎超”10枚5套,面值8元;“鄧小平100周年”8枚4套,面值6.40元;“雞血石印”8枚4套,面值11.20元。折合成套票小版張的量,分別為208萬、277.5萬和255萬。如果扣除供應預訂戶、開發制作附加郵品等因素,這個“量”更為有限。正因為如此,3款品種在2004年行情中,始終處在相對高位。尤其是“鄧小平100周年”和“雞血石印”,近期市價仍有21元和30.50元,分別為面值的328.12%和172.32%。受其影響,3款單套票的市價,也在2元、5.20元、7.20元附近。
雖然同是小版,但此小版非彼小版,不僅性質完全不同,引發出的后果也有本質區別。決策者從中悟出更深的道理,當機立斷,做出2005"全年郵票只發行一種版式”的調整,并提出“整張枚數不超過10枚”,根據“郵票枚數多少具體確定是套版還是單版”的設想。從公布的3款新郵看,“西氣東輸”為每版4套,面值15.20元,“臺灣古跡”每版2套,面值9.40元,折合成小版后,“量”分別為250萬和500萬,基本體現了發行方的新思路。
2005年取消“版式二”,等于向市場亮出拒絕炒作的紅燈,是好事還是壞事?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取消“版式二”后,郵票總體發行量減少,而小版票預訂數依舊保持,一減一增,單套票的“量”就會創出近年最低水平。供需關系改變,單套票形象會因此提升,集郵者參與的信心也會由此增強。應該說,這是發行與集藏雙方共贏的一著好棋。對于郵市長遠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