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郵票預訂窺視明年郵市走向 魯順江
郵票預訂的腳步已經走到了尾聲,最終曾經在1997年大潮流失的集郵愛好者,也有部分謹慎地走進郵票預訂的行列,一些新的面孔也出現在預訂郵票的人流之中,讓人們感到郵市新的希望在閃爍。盡管預訂工作沒有出現1997年狂潮時期的火爆,但是總有一些善于冒險者,更準確地說是有一些理智、膽大心細的朋友,善于捕捉商機的朋友再次走進了這個曾經讓自己傷心的投資地帶。通過對集郵愛好者的預訂情況可以窺視明年郵市的走勢,2005年的郵市已經向人們展示著新的契機,我想明年的市場又出現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相信前期的郵票將會在明年的市場出盡風頭,帶動整個大盤上攻也是可以預期的。通過預訂郵票我預感明年的郵市將會比2004年的行情更為紅火,2004年這個非常的時期,這個預演著郵市前奏曲的2004年,分明向投資者伸出了橄欖枝,讓我們更有理由參與2005年的市場,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一年中去,這才是我們正確的選擇。下面我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給大家以信心和決心。
一、新郵的加盟和流失的集郵愛好者歸來,是市場人氣聚集的關鍵
通過實地預訂調查得知,也通過網絡的信息得知,2005年的預訂工作畢竟是好于2004年,因為在2003年郵票市場近乎絕望,所以在2004年的新郵預訂中,很多集郵愛好者選擇了逃離,很多集郵愛好者都沒有預訂新郵,很多人希望在年底買到打折票,但是很多集郵愛好者也好,郵商也罷,最終都如愿以償,最終都在市場買到了自己期望的打折票。面對這個現實,很多人不預訂新郵也就成為了現實,包括我身邊的許多集郵愛好者都在年底買到了打折票,如此好事所以很多人寧愿不預訂新郵,致使新郵預訂出現了一種無奈的感觸。而2005年的郵票預訂卻出現了一種好的現象,那就是出現了許多新的面孔加盟其中,出現了久違的集郵愛好者重新歸來。
以我身邊為例,曾經自2001年集郵協會自行消散以后,幾乎這么幾年沒有人再預訂新郵,沒有人再去關注新郵的預訂,甚至到年底根本沒有人問郵票的事情,很多媒體盡管進行了宣傳,但是關注者也是寥寥無幾。有人這樣告訴我說,現在的郵票誰訂就是“傻帽”,誰愿意把自己辛苦掙來的鈔票去買買來就賠錢的郵票呢。這個現象確實存在,所以市場一時出現沒有人預訂郵票的現象也就屬于正常了。那么,2005年為什么郵票預訂再次出現久違的觸動,又為什么曾經流失的集郵愛好者會愿意歸來?其實,這個道理應該是可以理解的,我認為是2004年郵市的火爆行情再次吸引了新人的加盟,2004年的郵市吸引了人們的視線,同時更大的原因是國家利好政策的出臺、落實,讓參與者不再心悸。
試想,2004年的郵市國家銷毀30億這個驚世之舉,怎么不讓人心動,所以這才是今年新郵預訂好于往年的導火索。我曾經問預訂新郵的朋友,你今年為什么又預訂新郵了,你難道不怕再打折嗎?他很爽快地告訴我說,我感到2005年的郵票肯定要好起來,因為郵票發(fā)行量這么小,再說最近幾年的郵票設計也漂亮,所以心就動起來,和老婆商量以后就預訂了幾套。通過分析我們應該明白,2005年的郵市將會給大家?guī)ン@喜和收獲,這應該在預料之中的,從今年預訂情況來看,從人們參與的心態(tài)來看,應該是可以演繹一場驚心動魄地場面。因為政策始終在關注著這個市場,政策始終在希望郵市做多,使郵市真正活起來、火起來,這應該是國家政策引路的真正含義所在。
二、大版小版化,設計精美化,讓預訂新郵者看到了新的曙光
很多朋友都在說,中國郵票發(fā)行大版小版化,是和國際郵票發(fā)行形式上的接軌,我想這是牽強的理由。其實,各國的國情不一樣,各人的審美觀點不一樣,所以說發(fā)行和國際接軌不接軌不是理由,也不是國家政策的目的所在。關鍵是郵市歷經6年的大跌,讓無數的集郵愛好者,讓鐘情投資的郵商,讓以小博大的投資機構損失慘重,致使郵市嚴重失血,如此使市場打折票橫行。這樣的情景不僅僅是散戶損失,不僅僅是集郵者的利益受到了傷害,關鍵是國家的郵政部門也苦不堪言。很多仁人志士都呼吁起來,都對中國的郵市擔心起來,人民代表也審時度勢,向國家提出了保護集郵愛好者的權益,杜絕新郵打折現象的發(fā)生。說心里話,一個泱泱大國竟使自己的“名片”受損,相信任何一個政府也不希望看到,任何一個郵政部門的管理者也很痛心,所以,出現了很多的救市政策,希望郵市走出6年以來的低迷狀態(tài),真正走出低谷。
大版小版化,小版精美化其實就是國家政策救市的良苦用心所在,就是國家郵政部門救市的舉措之一,只是這個救市利好還沒有完全在郵人心中消化,還沒有使曾經流失的集郵愛好者意識到這個利好的力度有多大。但是,通過2004年對2003年小版張的演繹,通過對2004年大版小版化的幾款新郵的上市價位的定格,使很多集郵愛好者再次看到了新郵的曙光。因為2003年的所有小版張在2004年可以說是風頭盡出,可以說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新形式的號召力,可以說2003年的小版張無疑成為市場的“新貴”,無疑將會在以后幾年中成為市場漲跌的核心品種。同時,2004年國家發(fā)行的幾款大版小版化的準小版,如鄧穎超小版票、鄧小平小版票、雞血石印小版票等都出現了面市以來的最好價位,使參與2004年市場的投資者出現了一種“以小為妙、以小為精”的心態(tài),許多投資者都投入到小版張和小版票的炒作中去,都迫切在這個小系列中分到自己的一杯羹。
正是在這樣的利益驅使下,國家郵政當局才大量發(fā)行小版張和小版票,說白了,有人喜歡的品種才是好品種,有許多人關注的品種才會上漲,才會爆漲。1980年的第一生肖票就是因為關注者多,投資者多,喜歡的人多,所以猴票一直成為人們心中的“風向標”。在2005年新郵預訂中,盡管預訂小版票高達400多元的預訂款,還是沒有阻擋住人們爭向預訂的熱情。這正說明一點,為什么高達400多元的預訂款還是有人預訂,這就說明了小版票的賺錢效應,說明了大版小版化,小版精美化已經深入人心。一個集郵愛好者這樣告訴我說,人們都關注小版張,都關注小版票,國家不發(fā)行才怪呢。同時他告訴筆者,我去年沒有預訂一套票,而今年我和老婆商量以后,一下預訂了5套。通過預訂我認為,最近幾年郵市正勁的當為小版張系列和小版票系列,特別是2003年的小版張更應該關注。
三、新郵預訂人數的增加,03小版張和04年的小版張、小版票將出現瘋狂補漲行情
為什么這樣斷言呢,我之所以這樣說,不是毫無道理,應該是可以預期的。因為,在2005年的新郵預訂隊伍里面,我發(fā)現了一個這樣的現象,這個現象不是個案,而是出現了一種群體現象,從這一點分析,我相信明年的市場肯定對2003年的小版張和2004年的小版張、小版票將進行瘋狂地補漲。因為,新郵人數的預訂,特別是對2005年小版票的預訂熱情和人員參與度上可以看出,這部分人很多是新面孔,還有一些就是1997年大潮淘盡,在2005年才回歸的集郵愛好者。他們這樣預訂2005年的小版票,勢必要補回2003年的小版張,要補回2004年的小版張和2004年的小版票,再向前延伸,這股力量肯定也要把投資的觸角伸到2003年以前的“短腿”票品系列,也許這樣的市場走勢才能引發(fā)明年市場的火爆行情。
現在,希望應該就在我們身邊,還主要看國家怎么調控,看市場參與者的信心而定,看資金面的參與程度如何。不過,從我掌握的信息分析,明年的資金面將會更加充盈,明年參與郵商的資金面也會好于去年。2004年已經向關注郵市的人們展示了久違的激動,已經向參與者演繹了陣陣的驚喜。盡管目前的市場還不是很明朗,很多投資者還在市場內外觀望,但是這些觀望者畢竟還沒有離開市場。從近期市場買方多于賣方的情況來看,目前的價位還是值得大家廣泛參與的,雖然很多前期悲觀失望者沒有很好把握住最低點,這也不必氣餒。因為機會畢竟還沒有遠離,市場目前的價格還是相對很低,也許目前的價位就是年尾的底部價位,現在介人等待明年春夭的收成應該是看好收獲的希望的。
大家不妨對2003年的小版張和2004年的小版張、小版票進行適當關注,對03年超跌品種在20元以下的品種可低吸,對2004年的雞血石印小版票、鄧小平小版票、奧運小版張、國徽小版張(國徽不干膠郵票)等都可逢低吸納。
如果想在2005年郵市有所收獲的朋友,不妨現在就動手,因為冬天已經到來,去年春天的行情還會重演,相信明年的市場給你的不僅僅是驚喜,我想也許是狂歡的局面讓大家忘情雀躍。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