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后我國新郵設計在不斷出新,特別是近年來新設備、新材料、新理念等的逐步參與,使新郵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與此截然相反的是,新郵預訂方式則一成不變。盡管人們對2005年新郵預訂充滿了希望,事前不少人進行了猜測,大都是以向前看的積極姿態進行了猜測,然而,11月1日即將在全國各地展開的新郵預訂,仍然堅持了“全額預訂”的老調,而使人們感到深深的遺憾。
2005年的新郵預訂,不但重彈了老調,且新推出了版票預訂,原先只有小版張預訂,不知為什么用了人們俗稱的“版票”稱呼,而不用集郵術語“郵局全張”,筆者認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改變名稱,其實質仍是郵局全張則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的。規定預訂1版交納400元,每預訂1版郵票的訂戶最多可預訂3枚小型張和3本小本票,每預訂1枚小型張和1本小本票交納50元。之所以如此做,目的還是在于“圈錢”。近年來不但預訂新郵的人數大幅下降,而且人們預訂的套數也在逐年減少。從往年預訂10多套到如今減少至1-2套的大有人在。如果預訂2套郵票、2枚小型張2本小本票,按目前規定只要預付250元即可。但是預訂1版郵票,2枚小型張2本小本票,就要預付500元,整整需多付50%錢。推出版票預訂是在近年郵票版式五花八門之后的必然結果,可以說郵政早在幾年前即開始了推出版票預訂的進程,至今如愿以償。
如此一來,預訂版票的選擇擺在了集郵者面前,筆者敢于預言,在五光十色的版票面前,在版票保值增值誘惑下,有許多人是經不起“糖衣炮彈”的考驗的,不少人會從緊捂口袋變成慷慨解囊,再加上有關方面來個人為調控,還有不少人將拿著錢而訂不到,這并非庸人自擾,2003-2004年小版張預訂就是如此!這樣一來,人們預訂郵票的數量就會增加,郵政“圈錢”的目的定能達到!說全額預訂是郵政的“圈錢”行動,一點兒也不冤枉郵政,因為他們的預訂規則中,高唱“全額預訂”的主旋律,而沒有推出維護集郵者利益,方便集郵者的舉措,根本就沒有采納廣大集郵者千呼萬喚的合理化要求,這也充分說明有關部門“見錢眼紅”的程度。
如今我國可是市場經濟的國度,百姓購買商品,還未見到商品模樣前,就悉數預付了所有的款項,待到來年再一套一套領取,看到好的不能多買,看到差得也得照單全收,天底下哪還有這等好事,還未生產出產品,銷售額和利潤已經進帳!怪不得有關部門始終不肯讓新郵敞開上市!看來新郵要想徹底改觀,就得徹底取消全額預訂新郵制度,到新郵預訂變主為輔之日,也就是新郵走向新生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