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六月,郵市中惟一有點亮色的,是莊家強力支撐的炒作品種“世界杯”小版。但捅破窗戶紙往里看,也只是在上演“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看“世界杯”小版六月K線圖,平鋪直敘中,更多的是一種無奈,一種被動。上月末,“世界杯”小版收在16.70元,上旬開市,曾一度紅紅火火走高到21.80元,漲幅高達30%以上。表面看,虎虎生風,完全為強勢品種風范。但到中旬,市場破位下行,“世界杯”小版銀樣——槍頭,急急從19.20元落至16.60元,最慘時,
日跌幅達到13.54%。近些天雖硬挺著往上浮動,但價格區域十分狹窄,無法從中看到莊家的氣魄與膽略。
“世界杯足球”小版尚且如此,其他板塊更是一塌糊涂。參與各方不禁憂心忡忡:郵市如雪川,大勢已隨烈烈夏日而去?果真如此,郵市外部大環境不甘心,投資者也難咽心頭這一口氣。
其一,郵市漲漲跌跌有其特定的運作周期,經過持續七年陰跌,目前郵市運行形態,已觸及階段性大底,具備反轉向上的技術要求。回過頭看,1997年郵市非理智性飆升,許多郵票價格畸形暴漲,確實堆積有大量泡沫成分。但通過七年長陰打壓,這種泡沫成分得到充分縮水。2004春節前后行情再起,雖整體上漲幅度不小,但涉及品種,多為近兩年新郵,而早中期文、編、JT郵票等,表現仍不盡如人意。“五·一”黃金周后市場下行,大多郵品又重新回到水深火熱之中。即使是2003小版等,較之高峰期,跌幅也深深在60%以上。退無后路,跌無空間,郵市不存在繼續看空的理由。
其二,從決策層為改變郵市現狀實施的一系列舉措看,為把“消滅打折票”進行到底,他們一直在做不懈努力。其中調整與普通郵政用戶有一定距離的“國際函件”等郵政資費、明文規定營業窗口不得柜收包裹貼用郵票、緊急封存“1992年至2001年紀特郵票”等,一道接一道政令往下發,窮追猛打,態度堅決。這次把整治工作目標盯準“低面值銷售郵資票品”,更說明決策層不僅下了決心,而且動了真格。政策是綱,郵市是目,綱能舉,目就能張,郵市不存在繼續看空的環境。
其三,影響市場發展的違規公司做空能量,正在得到有效控制。必須承認,前期管理層出臺的諸多政策,實際執行過程中,一層層縮水,—層層扭曲,以至于到具體違規公司,泥牛入海,了無聲息。管理層高屋建瓴,此次專項整治工作,再度加大懲治力度,“按查處的違規金額等額扣減責任省(區、市)局工資總額,每起最少扣減5萬元;同時罰繳5至10倍的資金,每起最少罰繳20萬元”。把違規行為與整個責任省(區、市)局經濟利益掛鉤,快刀斬亂麻,毫不留情,體現了管理層的權威,也體現了政策法規的強大威懾力,為郵市繼續向好提供了有力保證。從這個角度,郵市也不存在繼續看空的能量。
與六月中旬深幅下調相比,近兩天市場有逐步回穩的跡象。具體表現,就是《甲申猴》傳統大版,在探底到46元之后,又重新回到50元以上。“世界杯”小版也基本穩定在18元左右。弱勢中觸底反彈,雖然能力有限,場面依舊,但卻充滿積極意義。敢在弱勢中推動行情頑強上行者,是救郵市出低谷的孤膽英雄。在險象環生的湍流中,他們赤著脊背,一根長竹蒿艱難吃力地撐在淺灘上,滿臉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惟一信念,就是一定要撐郵市這條老破船,到陽光燦爛的彼岸。有這樣的精神領袖帶領,外部環境又從根本上發生變化,市場參與各方,沒有理由不以一種更積極的態度跟上來。
2003年末,當《青銅器》小版被市場惡意打壓到13元左右時,不少集郵投資者也知道其中隱含投資機遇,但到底還是猶豫不決,錯過了近幾年最大也最實在的火爆行情。2004年6月尾,當梅雨期與歇夏期相互交疊,問題再次擺在我們面前:面對郵市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進退兩難,是否又是另—次極好的投資機遇?
大江南收藏 張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