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獨行客
郵票,作為預付郵資憑證的屬性,使其不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具有廣泛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然而,近年來由于郵票發(fā)行政策的改變,郵票的基本屬性,不但大打折扣;其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也是大打折扣;嚴重地影響了,郵票在集郵大眾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因此,郵政必須在搞好專項整治的同時,改變觀念,重視集郵大眾的根本利益,號召各級郵政部門,把集郵提高到集郵文化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否則,沒有集郵大眾參與的任何高度,也只能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罷了。
曾幾何時,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集郵市場,亦不再是集郵者拾遺補缺、票品交換的地方;而是成了投機者,瘋狂惡炒、投機取巧的場所。之所以造成這種令集郵大眾深惡痛絕的局面,與郵政政策導向的不到位,不無直接的關系。只有努力打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才能使集郵大眾,重新認識郵票真正的內在價值。
從近日郵市的盤面來看,無不反映出廣大郵人,對政策的期盼;唯有采取果斷的利市措施,即“銷毀行動”;有效地刺激了集郵大眾的需求欲望,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郵政和“國家名片”的形象!
來源:中國投資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