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增值是和本身的題材、發行的年代長短、存世量多少等因素結合在一起的,漲價是需求量大而供給量不足的結果,但郵票不是生活必需品,有時量小需求量也小,價格也未必高,有些量少郵品一發行就價格高企,導致需求量減少,以后的上升空間也并不大。真正有潛力的郵品應該是隨著時間推移需求量越來越大的郵品,剛開始收集的人少或者市場低落沒人關注,市場形勢好轉后需求量大增引起價格大幅上漲,而能長期引起人們關注的郵品我們不能不提到系列郵品。
系列郵品是根據郵票本身題材比較大,一套郵票發行不能表現完全,要分開發行,比如三國系列,水滸系列等,還有題材本身是系列的,比如生肖郵品的發行,十二生肖每年一個,1980年發行了猴票以后,一直到現在第三輪猴。1980年第一輪猴仍然在人們的關注之中,想要收集齊全者就不能越過第一輪猴,所以T46成為金猴是有其必然性的,相信隨著集郵愛好者的再次增加,郵票市場的紅火,不需要莊家,不需要炒作,T46越過2000元關口沖上3000元是沒有什么疑問的,騎馬找猴、牽羊追猴的需求就夠了,每一年發行生肖郵票都對老猴是一個刺激,這是同樣1980年發行的不是系列郵票沒有辦法比的,不服氣也不行。
從投資和增值的角度來說,尋找有潛力的系列郵品的龍頭品種進行投資是有效的,長期投資的收益較大。但像三國和水滸這樣結束了的系列題材,其后續的刺激消失,只能隨著市場波動,而猴票雖然有后續題材刺激,但其快速增值期已經過去,以后的走勢是相對平穩的保值增值。
七年的市場低迷造成大量集郵愛好者流失,同時郵票的價格和一些郵品也跌到谷底,沒有人關注,客觀地說是造就了郵票市場一個大底,給集郵愛好者和投資者包括投機者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其間產生的一些系列郵品的龍頭品種還處在價值嚴重低估的階段,相信隨著集郵事業的復蘇和集郵愛好者的增加,這些系列郵品龍頭會走一條價值回歸——價值發現的長期反復上漲之路。
2000年12月1日發行的郵資信卡1、2應該是非常有潛力的信卡系列龍頭,屬于僅次于生肖系列的節日系列郵品,長期打折、大量消耗、存世量小、收集收藏者也很少,郵商經營的更少,現在的價格還在售價每枚2元左右,屬于嚴重低估。
郵資信卡1、2還有一個特殊題材,就是“國內平信郵資已付”的標記,過去郵資從八分調整到八角的過程和最近通貨膨脹的開始,郵資調整是遲早的事情,而且也不會是一次,所以郵資調整對郵資信卡的刺激用東北話說那是“賊強烈”,郵資信卡的保值增值功能是其他郵品包括猴票都不具備的,在以后的每一次郵資調整前后,郵資信卡都會成為熱點,到時關注的人會很多,在原來的價格上至少漲一倍,當郵資調整到8元時也會有很多人去實寄一枚,體驗一下保值增值的樂趣。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特殊時期發行的特殊郵品趕上—個特殊機會,不說千載難逢也是百年一遇,最難得的是這一切都是自然為之,正宗的郵政發行身份,為實用郵寄所發行,極大的消耗和徹底的銷毀造成了存世量的稀少,少人關注被視為垃圾造成奇低的價格,具備黑馬的一切必備潛質,今日的少人間津正是黑馬走向騰飛的必由之路。
摘自:大江南收藏 作者:苗一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