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郵票的印量一直是集郵者關注的話題,尤其是一些在集郵者中口碑較好的郵票和市場價位堅挺的郵票。有時會由于媒體報導的不實給郵票市場引來一場軒然大波。以人們普遍關注的庚申年猴票言,此票雖問世只有25年,但種種原因使它在集郵界有了獨特的地位。加之該票經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謎一般的印量和捕風捉影的傳聞,其印量已經耐人尋味。據筆者掌握的資料對其印量從目錄到各類媒體和領導講話及設計者說等,已有800萬、500萬、420萬、430萬左右,422萬、480萬六種說法。然而到了2004年1月8日上海《解放日報》在“今年猴票命運如何”一文中又冒出了440萬之說,無獨有偶,1月28日上海《新民晚報》
“三只生肖猴見證中國巨變”一文中又出了個300多萬張的說法。在原六種說法上又平添了二種。前六種先不去詳加考證,不知后二種有何新證,但愿不是媒體信口開河,取之就用,給本已撲朔迷離的“庚申票”又蒙上了一層迷霧。
“庚申票”是每年生肖票發行時經常提及的話題,如果媒體對印量之說,信手拈來就見諸報端。長此下去到第三輪生肖票發行結束時,恐怕庚申年的印量之說會越來越多。這不僅影響有關媒體的新聞真實性,也會給郵史的考證和研究帶來一些麻煩;但愿媒體在談及郵票印量時要言之有據,慎之又慎。
摘自:集郵博覽 作者:顧烈剛